纳米碳管气体传感器及钯和铜的掺杂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an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碳管作为一种理想的一维纳米材料,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大的比表面积和很高的表面能,在传感器特别是气体检测方面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论文对基于纳米碳管的气体传感器对甲醛、苯、甲苯和二甲苯这四种有机挥发物的气敏特性做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纳米碳管气敏膜吸附了有机挥发物气体分子后,膜的导电性能就会改变,通过测量膜的电阻变化可以得到气体的浓度。实验中我们采用单壁和多壁纳米碳管作为敏感材料,在叉指金电极间涂布纳米碳管悬浊液作为气敏膜,用于有机挥发物如甲醛、苯、甲苯和二甲苯的检测,并着重研究了掺杂氯化钯和氯化铜盐溶液、化学和电化学方法掺杂钯和铜金属颗粒对多壁纳米碳管传感器的气敏性能的影响。传感器对10ppm的上述四种待测物有良好的响应,通过各种掺杂,传感器的灵敏度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化学方法还原钯和电化学方法镀铜掺杂的提高幅度较大;而PdCl2的盐溶液掺杂会造成传感器基线的抖动和漂移等负面影响。 实验中发现,掺杂的金属颗粒的大小和均匀程度对传感器的响应影响较大,在论文中我们采用了两种方法在纳米碳管上化学还原铜,结果表明还原的铜金属颗粒较小且附着均匀有助于提高传感器的气敏性能。 电化学电镀掺杂过程中,我们着重研究了电镀电荷量对掺杂效果的影响,发现10mC的电镀效果较好。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本文综述了高碳铬轴承钢的发展现状、生产工艺情况,系统研究了淮钢转炉流程轴承钢精炼工艺。为提高轴承钢的产品质量,降低轴承钢的氧含量,本文进行了轴承钢全氧含量、精炼渣及钛
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以及对国内改造后及新建中型型材厂的参观学习,了解国内外中型型材生产的新技术和生产现状、各自的技术特点以及国内型材市场需求情况,根据中型型材
在高炉生产中,延长高炉寿命是降低生铁成本、提高技术指标、优化经济效益、确保均衡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炉缸内因为周期性的聚集和排出渣铁而承受强烈的物理和化学破坏,成为限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电气设备不断出现所造成的电磁污染已经被认为是继水质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后的第四大污染,危害程度日渐增加。这其中,因涉及公众的健康和安全,医用电气设
本文在有CaCO3存在的条件下将微波加热用于硫化铜矿物的氧化焙烧,然后进行氨浸,既消除了SO2对环境的污染,又加速了焙烧反应的进行,铜的浸出率可达97. 4%。该方法是一种高效、节能、
本文在多电平变频调速技术的理论基础上,比较了目前常见的多电平拓扑结构和控制策略各自的优缺点,详细介绍了级联H桥多电平变频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相对于其它多电平技术,级联H
为达到烧结高产、优质、低耗、低成本,烧结、炼铁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的目的,结合梅山烧结生产的实际情况,选择目前正在使用或拟用的 11 种烧结铁料从基础特性和经济性能两方面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