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行业由于其特殊的性质和作用,广泛而深入地联系市场经济中的各个利益主体,处在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农村信用社是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金融机构,通过调剂资金余缺、创造信用等活动,对促进辖区内经济发展发挥其他专业银行不可替代的作用。河南农村信用社成立上世纪50年代初期,网点遍布乡镇,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地壮大。作为地方合作金融的主体,其改革和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改革之目的就是使其成为支农主力军的地方性金融机构。目前,河南省农村信用社正迈入改革关键期,优化治理结构对我省农村信用社改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河南省农村信用社为研究对象,结合全国农村信用社发展历史和特点,较为全面地提出了河南省农村信用社治理优化设计及策略。首先,在梳理河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历程基础上,从内部和外部入手,分析其当前的治理现状,提出治理结构存在管理体制、制衡机制、产权结构等方面的诸多问题。接着,分别从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为河南省农村信用社治理优化奠定基础。外部治理主要从政策环境、监管制度和利益相关者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建立外部利益相关者模型,提出市场主导下的竞争机制和沟通协调机制。内部治理主要对股权机构和内部管理进行优化设计。最后,综合各个方面因素,从薪酬激励、强化管理和监督、维持法人地位稳定等方面,进一步提出了河南省农村信用社治理实施策略。本文特色及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①从农村信用社发展和改革历程为切入点,采取点面结合、循序渐进的方法分析河南省农村信用社治理存在问题的现状和必然性。②建立参与型治理结构模型,补充和完善了“三会”制度,发挥职工参与内部管理的作用;③建立外部利益相关者模型进行深入分析,平衡利益相关者的权益。针对优化产权结构后,从薪酬激励入手,有效平衡既是股东又是内部员工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