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以宁杞1号和宁杞7号为材料,研究了采摘成熟度对枸杞贮藏的影响以及壳聚糖、ClO2(二氧化氯)、1-MCP(1-甲基环丙烯)和优化处理在4℃条件下对枸杞保鲜效果的影响。通过定期测定枸杞鲜果的腐烂率、含酸量、可溶性固形物、VC以及POD酶和CAT酶活性并观察其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如下:
1试验确定了枸杞适宜贮藏的采摘标准为橘红色八九成熟带果柄的果实。
2.壳聚糖有利于枸杞鲜果的贮藏,浓度1.5%壳聚糖处理明显降低宁杞1号果实的腐烂率,对照相比腐烂率降低了50.17%,延缓了果实贮藏后期可溶性固形物、VC量的降低,壳聚糖可延缓枸杞鲜果营养成分的消耗。壳聚糖处理对宁杞1号的保鲜更明显,保鲜时间可达15天。研究结果表明,浓度为1.5%的壳聚糖处理效果较好。
3. ClO2显著延缓了枸杞鲜果的衰老,能有效的减少枸杞的腐烂。ClO2处理对枸杞鲜果的VC量和可溶性固形物的消耗有一定的延缓作用,但对可滴定酸的影响不大,保持了枸杞的品质。试验结果表明适宜浓度有延缓MDA含量的增加,并且ClO2处理枸杞鲜果的POD活性受到抑制,明显低于对照,有益于枸杞鲜果的贮藏。40mg/LClO2为比较合适的处理浓度,保鲜时间可达10天。
4.1-MCP对枸杞鲜果营养成分和生理指标的影响很小,由于腐烂丧失了果实的商品价值,枸杞保鲜不是理想。
5.在4℃条件下,综合壳聚糖和ClO2处理保持枸杞的腐烂率、可溶性固形物、VC量并在降低CAT活性和POD活性方面比单独处理有显著的效果,使枸杞保鲜时间达到20天以上,为枸杞鲜果商业化贮藏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