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汇储备是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也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要问题,它关系到各国调节国际收支和稳定货币汇率的能力,一直受到国际金融机构和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我国自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来,外汇储备增长迅速,截至2004年底已达到6099.32亿美元。高额的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中国的外汇储备是否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或者说中国的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应该是多大一直是理论界中争议的一个问题。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建立外汇储备的合理规模,是我国国民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在明确界定外汇储备适度规模概念的基础上,总结各种储备需求理论的优缺点,找出最适合我国的测算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方法,即函数回归法;再借鉴国际和国内已有的对外汇储备规模的实证分析,以亚洲金融危机前后这一特殊时期为背景,比较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外汇储备影响因素之不同,认为由于经济环境不同,各个国家外汇储备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亦有不同,必须根据不同国家的具体情况确定各自最适合的影响变量。接下来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选取可能影响我国外汇储备需求的主要经济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找出最能反映我国外汇储备需求的变量,然后根据外汇储备与这些变量的关系进行趋势预测,求出合理的外汇储备规模,并依此判断我国目前持有外汇储备规模确有偏高但程度并不严重。最后,从中国外汇储备影响因素的角度,提出优化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几个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