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串补度输电线路继电保护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特高压电网规划,大部分水电、煤电基地汇集特高压站至第一落点距离都在400公里甚至以上,其输送能力受到系统暂态稳定的限制。为能够适应电源开发进度及存在的不确定性,充分利用每个特高压交流通道的输送能力并为未来特高压电网发展留有空间,在长距离输电通道通过加装固定串补以提高线路的输送容量是理想的选择方案。目前安装串补的线路由于π接改造等原因导致的造成较高串补度对线路保护带来一系列的问题,研究高串补度对线路继电保护的影响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本文首先分析了高串补度线路发生故障后的电气量特征,包括电流反向、电压反向、低频分量等,并进了仿真验证。在分析过程中考虑了金属氧化物限压器(MOV)的影响,分析了影响电压反向、电流反向的各种因素,作为研究高串补度线路继电保护动作性能的理论基础。  在理论讨论的基础上,分析了高串补线路故障特征对线路保护的影响。对于电流差动保护,由于电流反向会影响故障后线路两侧的电流相位关系,会降低电流差动保护的灵敏度;对于距离保护,由于电流反向、电压反向的影响,会影响保护测量阻抗、极化电压的相位,进而引起距离保护的误动或拒动;对于方向元件,电压反向、电流反向会影响方向元件的判断结果。针对以上理论分析,本文还进行了相应的仿真验证。  针对高串补度线路保护存在的问题,总结目前微机保护采取的措施,提出了高串补度线路保护应对电流反向的方法,并给出了高串补度输电线路的保护配置方案。  以国内某条输电线路为例,在串补度高的情况下,分析线路故障时保护装置测量出的故障电流相位关系,得出电流反向等串补线路电气特征,为本文提供工程验证。  最后总结全文,概括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列出了进一步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分布式发电在全世界兴起,电力电子装置作为各种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与微电网连接的接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逆变器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控制策略直接决定系统运行稳定性。微电网工作在并网模式时逆变器一般采用电流控制,三相逆变器可以在3种不同的坐标系下控制,其中在dq同步旋转坐标系下交流信号被转换为直流信号,易于设计控制器,传统上采用PI控制器。本文将伪微分反馈(Pseudo-derivative-fee
本论文以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的串联单元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从智能配电网入手,利用统一潮流控制器注入串联补偿电压,实现对双电源配电环网的潮流控制。综述了统一潮流控制器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以及对我国电力事业发展的意义。对统一潮流控制器的系统结构和基本原理进行了介绍,重点分析了UPFC串联单元的潮流控制功能。讨论了UPFC串联单元的控制策略及指令信号的跟踪控制方式,为本文的实验研究提供理论基础。设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