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相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拓扑及其控制策略研究

来源 :河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me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一些特殊的供电场合,需要电压调整模块(Voltage Regulation Module,VRM)具有低的输出电压电流纹波、快速的动态响应、低压大电流和高功率密度等特性。传统单相Buck变换器已不能满足其特性需求,而多相交错并联技术的提出使之成为可能。选择多相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与合适的控制策略相结合,可以保证VRM稳定高效为负载供电。所以,对多相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拓扑结构及其控制策略的研究具有一定价值。针对传统单相Buck变换器存在输出纹波大,能量转换效率低,传统PID控制对具有非线性、时变特性的直流开关变换器动态响应控制效果不佳等问题,本文将四相交错并联同步Buck变换器与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算法相结合,以此提升变换器性能。交错并联拓扑结构具有高频低纹波等特性,利于变换器的轻量化和滤波网络的设计。在对四相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四种工作模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小信号模型法为变换器建立数学模型,根据频率响应曲线设计出合适的补偿网络。同时,借助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分别将单神经元自适应PID与传统PID这两种控制算法用于四相交错并联同步Buck变换器的电压闭环控制。仿真结果显示,变换器在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策略下的静态稳定性、动态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等方面均优于传统PID控制。最后,搭建了输入55-65VDC、额定输出28V/200A、功率质量比为4.4kW/kg的实验样机及其测试实验平台。通过全功率范围内测试的数据和波形可以看出,所设计的变换器电流动态响应速度大于125A/s,输出电压纹波小于0.2V,能量转换效率达到95%以上。
其他文献
*Newly-built joint ventures engaged in new and high technological enterprises shall enjoy a 15 percent reduction of income tax for two years, or a 24 percent re
期刊
各饮料品牌为了迎合不同消费者的口味也在不断更新产品种类,仅水果饮料一类花样就不少。除了一些常见水果之外,以前不多见的水果也开始走进饮料家族,蓝莓就是其中一员。蓝莓饮料
传统的非再生中继方式为放大转发(AF)方式,中继端的波束成形最终转化成功率分配的优化设计。基于特征值分解的最优方案往往计算复杂,为此基于已有的中继设计方案,利用功率约束
针对前向神经网络这一广泛应用的信息处理方法,分析了其模型、工作原理及作用,研究了几种递推学习算法,包括严格递推算法、随机逼近算法以及基于统计的算法,给出了几种算法的
2019年11月30日,由华中师范大学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
中小企业作为企业生力军,在国家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地位可以用实际数据来直观说明,不管是国家税收、国民生产总值、技术创新、城镇劳动就业、企业数量等方面,中小企业的总体表现都名列前茅,所以地位十分重要。2019年四季度,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反映出中小企业的运行情况凸显以下特点:市场预期保持平稳、经营成本持续上升、资金状况依然偏紧。商业银行的所有融资模式中,供应链金融作为新兴的一种,扮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