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色雕塑是我国革命历史的直观再现,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重要的人物、事件、精神的反映,它是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在国家提倡“文化自信”,以及大力传承和宣传红色文化背景下,使得红色雕塑发展成为了契机,同时也给红色雕塑的创作设计带来了挑战。因此,这就给研究红色雕塑和从事相关行业人员设计创作红色雕塑赋予了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文献查阅、案例分析、实地调研、访谈调查的方法,以瑞金红色旅游景区红色雕塑为对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研究:首先,对红色文化、红色旅游景区、红色雕塑、红色雕塑与红色旅游景区关系相关概念进行深入的解析,对文化生态学、环境行为学、符号学相关理论研究为理论指导,对相关景观设计方法进行梳理作为实践手段。其次,分析红色雕塑从解放初期至今的发展演变,归纳总结出特征,结合不同的红色革命历史背景、地域性差异而选取的橘子洲、延安枣园、井冈山三个国内代表性红色旅游景区,通过对案例的解读,从中提取出红色旅游景区中红色雕塑设计的借鉴与启示。随之,通过现场调研,基于理论指导和设计方法研究,从空间布局与尺度观赏、题材内容和主题表现、表现手法、基座、材质设计以及景区游客访谈的多方面进行剖析,总结出现状红色雕塑在景区中的特征和存在问题。最后,结合理论研究、案例借鉴与启示、现状特征与不足,继而从环境空间、红色雕塑景观设计、红色雕塑主旨立意三方面,对瑞金旅游集散中心红色雕塑设计进行实证研究,设计出《共和国摇篮》、《胜利之星》2座红色雕塑,提升瑞金旅游集散中心空间环境质量和空间红色氛围的营造。通过本文研究,提出红色雕塑创作设计中:第一,把握人、空间、雕塑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因果的关系,结合空间尺度与人的环境行为,明确红色雕塑的空间定位。第二,红色雕塑设计应融入红色文化符号,提升观赏者对红色雕塑的心理认知和文化内涵认同,并且在应用设计中,从材质、颜色、造型方面凸显红色雕塑的标志性,紧跟新时代大众心理需求。第三,红色雕塑设计紧扣地方红色历史文脉,明确通过红色雕塑讲好地方红色故事的主旨立意,进而以地方认同、城市认同为目标,凸显地域性,达到红色氛围营造和红色城市形象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