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下观”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思想观念,西汉人的“天下观”就是西汉时期的人们对当时“天下”的认识。“天下”一词很早就出现了,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常被使用,其内涵也十分丰富,已经包括了国家、疆域、政权、人民等诸多含义。先秦时期人们“天下观”的主要内容体现在“九州”和“五服”制度。西汉时,人们认为天子享有天命而统治天下,这是理解“天下”的关键。“天下”与“天”密不可分,天下的最高主宰是人格化的“天”,即“天帝”,天下就是“天”的管辖范围;天下的最高权利是天命,也就是“天”的意志,这一权利的最高执行者是天子,即“天之子”,所以,“天下”是“天”委托“天子”治理的,也就是说“天子”受“天命”而治“天下”。古人常云“诸侯有国”,“大夫有家”,而天子所有的就是天下,天子以天下为家。就西汉而言,国号是“汉”,“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又推行以孝治国的理念,并将全天下视为刘家的家产。“天下”还与“道”关系紧密:在西汉时期,人们认为天下万物皆由天地产生,有着共同的来源,即天下同源;天下所有的人,包括华夏族和周边的蛮夷戎狄,有着共同的祖先,即天下同宗;天底下所有的人都应当按照天的意志行事,不论天子还是臣民,都必须遵循“天道”,“天道”就是普天之下共同遵守的准则,天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人人都应崇敬圣人,而礼仪就是由圣人依据天道所制,因此人人都应实践礼仪,即天下同道;最后,天下应当是大一统的,不仅天下的疆域应当统一,天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而且天下还应“独尊儒术”,实现思想文化的统一,即天下一统。西汉人的“天下观”不同于先秦和后世的“天下观”,具有丰富的内容,贯彻着大一统的基本价值观念,而且对周边的不同文明有一种豁达的包容性。西汉人的“天下观”具有这些特征原因是多方面的,既由于先秦时期“天下观”的影响,也因为持中重和、内圣外王、崇礼尚仁的儒家文化的浸染,还由于秦汉帝国之现实状况的激发。“天下观”作为一种思想观念,促进了中华文明的持续发展,有力地维持民族的多样性,对国家的长期统一也起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