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非对称视信息流干预下驾驶员弯道转向行为纠偏机理及应用》(项目编号:51078299)和交通运输部科技联合攻关项目《基于驾驶员视知觉的新建道路交通事故预防技术》(项目编号:2010353342240)为依托。通过改善基于边缘率的路面标线的设计来改善驾驶员行车过程中的视知觉信息,达到使得驾驶员提前控制行车车速,实时地采取与道路线形相适应的行车速度运行,对提高基于边缘率的路面标线减速效果和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此次研究综合运用工程心理学、交通心理学、车辆动力学、物体运动学、道路设计理论、数理统计理论和宏观与微观的综合分析理论等学科理论与方法,完成了驾驶员行车速度、边缘率标线的时间频率、标线的横纵比、虚实比和角度对基于边缘率的路面标线减速效果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根据横纵比对速度感知的影响,选择了影响驾驶员感知的3种横纵比值;根据视觉暂留现象,选择了影响视觉暂留的3种虚实比值;根据佐尔拉错觉现象,选择了深度缩减比较敏感的4种角度值。通过路上实验实证研究,发现:边缘率标线的横纵比、虚实比和角度显著影响减速效果。横纵比实验组中,横纵比值越大减速效果越强;虚实比实验组中,虚实比值越大减速效果越强;角度实验组中,角度值越大减速效果越强。时间频率分别与边缘率标线横纵比、虚实比和角度对减速效果的影响存在协同交互作用。为揭示行车速度、时间频率、横纵比、虚实比和角度等因素对路面边缘率标线减速效果的影响机理,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研究影响减速效果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5个影响因素对减速效果均有显著改善,其顺序为虚实比>行车速度>时间频率>角度>横纵比,且对减速度的改善效果大于绝对速度离差。行车速度和时间频率协同影响“速度风险感知”,横纵比、虚实比和角度协同影响“知觉车道缩减”。“速度风险感知”和“知觉车道缩减”协同影响驾驶员行车过程中的操纵行为。时间频率适当时,宜着重考虑通过横纵比、虚实比和角度的变化增强路面边缘率标线的减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