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空间结构优化研究——以江苏省海安县为例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113106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经济活动都必须落实到特定的空间,县域空间组织是县域经济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形式。随着中央对县域经济的日益重视,通过改善县域空间结构,以“空间”促“经济”发展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因为空间结构不仅受县域内部因素的制约,也受到县域外部条件的影响,因此,加强县域与毗邻县域间空间的整合,也是现阶段大势所趋。在这种情况下,选取典型县域,对其在空间结构上存在的问题剖析,从内外两个空间层次着手,提炼出相应的空间优化的思路与对策,是一个值得重视和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言。分析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介绍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并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介绍和评论。 第二部分: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理论基础。分别对单一城镇空间与区域城镇空间的结构优化理论进行阐述,分析其对县域空间结构优化的理论指导作用。 第三部分:县域空间结构优化的条件分析。以江苏省海安县为主,毗邻县域为辅描述县域的基本情况,介绍县情与区域空间结构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阐述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必要性。 第四部分:海安县域内部空间结构优化研究。分别对海安县整体空间结构与县城空间结构进行分析,指出其存在问题,并针对其现状,提出了今后空间结构优化的主要方法与措施。 第五部分:海安与毗邻县域空间优化发展研究。通过对海安与毗邻县域间空间优化的SWOT分析,对县域间空间优化提出合理建议,通过培育增长极、发展轴及构建双核结构等优化区域空间。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空间结构优化所需的实施途径。
其他文献
多源遥感信息融合研究的目的是如何将不同传感器所获取的卫星图像信息来产生新的图像数据,以获取对同一目标的更为全面、客观及本质上的认识。多源遥感信息融合作为数据融合的
品牌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逐步形成的一种价值契约,是企业除人力资源、商品、资本、信息以外的第五大资源。今天,世界经济正逐步由产品经济时代迈入品牌经济时代,市场竞争也由产品之间的竞争演变为品牌之间的竞争,因而品牌日益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最主要的利润源泉。企业是区域经济活动的主体,而根植于企业的品牌,其影响则可以超越企业的范围,成为决定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本文以品牌为研究对象,试图从一个新的视角对区域
推进中原经济区城镇化健康稳步的发展是中原经济区规划的一个重要目标。2012年底,我国的城镇化率为52.57%,比上一年增长1.3个百分点,中原经济区的城镇化率为40.12%,比上一年
城市化的发展能够带来社会经济关系的剧烈变动,更驱动城乡地域土地利用的重大变革,并由此引发农村和城市协调发展等系列问题。另外,城市化必须以用地作为依托,城市化进程中土地扮
本文利用1996年和2006年两期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通过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求得厦门城市森林小班碳储量,利用Arcgis10.2等空间分析手段将小班调查数据、林相图、气象
耕作田块是田间作业的基本单位。田块规划设计在土(农)地整理规划工作中处于土地平整规划与其它单项规划(如农田水利设施规划、田间道路规划以及防护林规划)之间,起着承上启下
面向对象组件式地理模型库是基于面向对象(OO)和组件(COM)技术开发的地理模型库,即把每个地理模型组件化,以组件形式向用户提供二次开发接口,每个地理模型组件完成各自不同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