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中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功能研究——以“5·12”汶川大地震为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linqin2743850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拓展,如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巩固其地位显得尤为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研究是一个崭新的学术前沿问题,而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功能的理论研究又比较薄弱,原因就在于缺少来自于实践中的理论。借助于某个个案中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功能发挥,从而获取到具有普遍精神的启示,从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突发灾害的效用。因此,本文将其放在“5.12”汶川大地震的抗震救灾背景中,从以下四个部分进行了研究:   第一部分,抗震救灾中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功能的含义、特点和研究的价值。研究抗震救灾中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功能的含义是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在相关概念比较的基础上,从“功能”基本概念入手,对抗震救灾中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功能的含义进行了厘定,进一步揭示出其特点,阐述了研究这一个论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第二部分,抗震救灾中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功能的内容、发挥的方法和途径。该部分对抗震救灾中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功能的内容进行了归纳总结,其主要内容包括激发功能和鼓励功能,从而揭示出抗震救灾中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功能发挥的方法有目标激励法、榜样激励法、信任激励法、情感激励法和奖惩激励法,发挥过程主要依靠大众传媒、多种形式活动和文化三种途径。   第三部分,抗震救灾中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功能发挥的效果显著。这些效果主要包括: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群众的士气;矫正了一部分人的错误思想观念。通过大量的数据和事实证明了这些效果存在的真实性,进一步论证抗震救灾中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功能的发挥是科学有效的。   第四部分,抗震救灾中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功能发挥的良好效果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这是本文研究的难点。笔者从中总结出四个基本启示,旨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在突发灾害中的效用。
其他文献
非上市公众公司及其股东自行或委托中介机构以上市为诱饵,向不特定的社会公众高价出售所谓“原始股”,其行为不仅违反了证券法,而且已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事制裁。本文结合江苏
放弃治疗的形式多样,涉及众多利益冲突、法律风险,临床医务人员难以抉择。文章分四章研究,以期为放弃治疗提供规范性指引。   第一章界定患者放弃治疗权的概念并概括其法律特
“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①在中国,大约有6亿农民,切实保障他们的经济权益
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也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不少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超高层建筑也已经成为了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而在超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最关键的便是施工技术的质量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保证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因此,客观真实地反映高校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