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城市房价不断上涨,住房问题已成为社会上的一个焦点问题,极大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主观幸福感是作为一个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心理指标,能够全面地反映居民的心理感受。因此研究住房情况和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将有助于了解居民的住房需求,有助于政府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社会和谐。本文首先从经济学理论上对基于流动性约束机制的住房与居民幸福感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提出命题。其次,利用北京大学——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以2010年、2012年两期的居民为研究对象,本文分析比较了居民住房状况和产权类型与主观幸福感的各维度水平之间的差异,进而采用边际结构模型对基于流动性约束影响机制的居民住房产权数量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开展实证研究;与此同时,本文还分析了居民贷款买房与租房的幸福感差异比较,并且使用多重中介效应的方法对住房产权对主观幸福感的路径传导机制进行探讨。本文的结论主要有:(1)居民住房产权与主观幸福感水平存在影响关系,这一关系会受到流动性约束的影响。与没有住房产权的居民相比,有住房产权的居民主观幸福感水平较高;而居民有多套住房产权对幸福感的边际效应和首套住房产权相同。(2)总体上,选择贷款买房的居民幸福感水平会高于选择租房的居民,并且拥有住房产权对幸福感的提升大于贷款带来的压力影响。(3)租房价格、健康状况、受教育水平、收入和婚姻状况会对居民住房产权和主观幸福感二者关系产生正向中介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