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代消费社会背景下,“网综养成系偶像”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升值空间。2018年,养成系偶像团体“NINEPERCENT”和“火箭少女101”分别从《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网络综艺节目走向大众视野,产生巨大社会影响力。“网综养成系偶像”以平民性、可塑性及低龄化为基本特征,激发消费者强烈保护欲。这场看似体现虚拟经济释放发展活力的全民偶像养成活动,背后隐藏着四大问题,一是商品逻辑下“偶像养成”突出的泛娱乐化特质;二是刻意渲染“一夜走红”概念,引发青少年的成长焦虑;三是全景敞式视角培养偶像造成偶像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产生变异,衍生“私生饭”行为;四是有名无实的假意授予投票权损害民主内核。近年来文化娱乐产业对传统明星和养成系偶像的共同消费现象,是在技术发展新势头、观众积极参与偶像文本内容创作以及以网络综艺平台作为培养新空间多方面因素“共谋”下形成的。在培养“网综养成系偶像”的整场活动中人为制造的象征性符码意义,以及符码带来的延续性快乐吸引着消费者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这场消费狂欢逃不开传统意义上的身体消费,无论是“女色”还是“男色”均被纳入资本消费场域;不同于以往侧重于单项式情感消费的“成品明星”,养成系偶像往往会主动回应“亲密关系”的想象,对其予以合法性认可,消费者在消费实践中享受虚拟的亲密关系;此外,消费者的消费活动不止停留在围观与消遣娱乐,而是在掌握社会话语权的前提下主动对媒介娱乐文本进行解读和再创。“网综养成系偶像”的发展以商业化为最终目的,大肆规划市场布局之时,留下众多文化、社会现实层面的问题。放眼未来,“网综养成系偶像”要在消费社会下朝健康可持续方向发展,需从行业塑造、媒介引导、偶像提升自我修养以及消费者明晰关系定位四个层面共同发力,实现“网综养成系偶像”生态圈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