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口语和笔语存在很大差别(T.S.爱略特)。”但是有学者观察发现中国高水平的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即使没有任何的用词,句法和语法错误,在外籍教师听来还是和他们讲的英语不太一样,有些僵化和奇怪。学习者的口语和笔语和他们的口语笔语不完全一样。学习者的口语中似乎掺杂着笔语的特征,笔语中又似乎有部分口语的特征。高水平的英语学习者的英语是否是一种口语和笔语的混合语体,这种现象是否普遍存在于中国高水平的英语学习者中间呢?假设中国高水平的英语学习者的英语中确实存在着混合语体的现象,即口语中有笔语的特征,笔语中有口语的特征。本文将通过对中国学生英语口笔语语料库与本族语语料库的对比分析验证以上假设。本文主要采用了中介语对比分析的方法。用于对比分析的学习者语料主要来自于中国学生英语口笔语语料库,此语料库包括两个子库:口语语料库和书面语语料库。此语料库设计总规模为200万词,两个子库分别包含100万词。用于对比的本族语语料数据部分摘自相关文献。口语和笔语的差别很多,由于篇幅和时间限制,本文只选取了词汇层面的几个参数进行对比分析。选取的对比参数包括词汇多样性,作者/读者显现度,语体特征明显的转折连接副词及词频广度。本文将通过对中国高水平的英语学习者及本族语在词汇多样性,语体特征明显的转折连词,作者/读者显现度,词频广度的对比分析,验证了中国高水平英语学习者英语中存在混合语体特征的假设。下面是这篇文章的具体组织结构。第一章是关于口笔语差异研究的文献综述。关于口语笔语的差别很难有统一的界定,有些口语和笔语很相近,比如公共演讲和说明文,部分口语和笔语内部的分类也有很大差别,比如私人信件和政论文。所以很有必要首先界定本文所研究的口语笔语的范围。本文所研究的是典型的口语笔语语体,典型的口语语体指的是面对面的对话,典型的笔语语体指的是议论文文体。关于口语笔语语体的研究有很多,但在大型语料库建立之前都是定性研究。很多结论都是建立在对所选几篇文本的分析之上的,得出的结论难免有片面主观的一面。近年来大型语料库的建立为对此课题进行更为客观全面的定量研究提供了必要条件。随着越来越多大型学习者语料库的建立,许多学者开始研究本族语与高水平的英语学习者英语的差异。一些欧洲学者发现语体混用的现象存在于很多欧洲的英语学习者的英语中。中国的语言学者,像文秋芳,也开始注意到在中国高水平的英语学习者的英语中也存在混合语体的特征。她仿照欧洲学者的研究方法,利用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语料从某些角度验证了以上结论,发现高水平英语学习者笔语中存在明显的口语倾向。关于高水平中国学习者英语中存在混合语体的结论只是从某些角度得到初步的验证,而且语料多是教师自己搜集的学生作文等小规模的语料。本文将从更全面的角度,通过对中国学生英语口笔语大型语料库的研究进一步验证关于混合语体的假设。第二章主要是关于研究设计的说明。本文所选的学习者的研究语料主要是中国学生英语口笔语语料库中的对话及议论文部分。所用的分析软件主要是WordSmith和VocabProfile.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中介语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比分析所选的参数为词汇多样性,作者/读者的显现度,语体特征明显的连接副词及词频广度。第三章是对于混合语体表现的具体分析。利用WordSmith及VocabProfile等软件统计学习者语料中出形符与类符的比率,人称代词,情景指代词,强调小品词,模糊词,转折连词的语体差别系数,不同频率词汇的比例,并与之于本族语的相应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其在这些方面与本族语英语有很大差别。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得出结论,在中国高水平的英语学习者的英语语体特征不明显,存在部分混合语体的特征。第四章分析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以上研究对于中国英语教学的启示。作者认为以上问题主要是由于学习者词汇有限,缺乏关于口笔语语体差异的系统学习,以及课程设置上口语课程和笔语课程的比例失衡引起的。英语教师及学习者可以通过充分利用语料库资源来积累词汇在真实语境中的多种用法。词汇教学方面需做进一步提高,另外关于口语笔语差异及其它文体差异的系统学习也是必要的。通过以上研究分析,第五章得出结论:中国高水平的英语学习者的英语是一种混合语体,不但他们的笔语中有口语特征,他们的口语中也存在笔语倾向。此项研究对于改善我国的英语教学现状具有重要启示,有利于教师针对学生弱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