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辰州傩”是湖南怀化和湘西地区流传最广的傩文化,也是中国傩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从文献记载看,至迟起源于春秋时期,在距今300多年前就已经非常盛行了。辰州傩按其内容可分为傩祭、傩戏、傩技三大部分。而傩戏按其形式又可分为傩堂正戏、小戏和大戏。音乐曲调古朴,地方特色浓郁,主要剧目内容中融入了中原地区的民间故事,形成了《孟姜女》和《七仙女》等传统傩戏。上岗教和河边教是辰州傩戏在明清时就已经形成的两大教派。从两大教派现有的傩戏文化来看,前者保存得到戏文相对较少,有24戏,后者有36戏。二者虽然属于七甲坪镇内的教派,但发源地上也存在一定的区别,而且表演服装、表演方式、使用法器、唱腔特点上各有不同。辰州傩曲折地反映着当地的政治、历史、民族、宗教、考古、文学、艺术等,是难得的综合性民俗事象,也是发展旅游文化的载体。2006年6月,辰州傩戏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辰州傩中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动是沅陵七甲坪镇一带的大游傩,其传承方式较为古老,采用祖传和师传两种方式。大游傩一般在秋收后举行,连续进行三天三晚,个别村寨也有七天七晚的。其规程要经过请师、造船、开洞请戏、出标、游标、演傩戏、送船等环节。其唱词中包含着祈求人寿年来、六畜兴旺、耕读传家的正能量。辰州傩传承过程中面临着多方面的困境,特别是传承人老龄化问题严重、参与人短缺。培养传承人、建立保护传承基地将是当务之急。在发展旅游业、振兴乡村中,保护、利用好辰州傩将是地方政府艰巨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