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费正清为代表的汉学家在东亚研究中发明“朝贡体系”一词便于描述传统东亚国际秩序的概念。本文从后冷战时期的“朝贡体系”研究成果出发,探寻国外学术界研究“朝贡体系”的动态及原因。基于后冷战近30年国外学术界研究“朝贡体系”的主要成果,对文献进行了分类、归纳及总结。本文将从“朝贡体系”概念发展过程着手,尝试对其进行学术史追溯,从中提取出“朝贡体系”研究的路径与范式,寻求研究“朝贡体系”的发展脉络与现实意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费正清为代表的汉学家在东亚研究中发明“朝贡体系”一词便于描述传统东亚国际秩序的概念。本文从后冷战时期的“朝贡体系”研究成果出发,探寻国外学术界研究“朝贡体系”的动态及原因。基于后冷战近30年国外学术界研究“朝贡体系”的主要成果,对文献进行了分类、归纳及总结。本文将从“朝贡体系”概念发展过程着手,尝试对其进行学术史追溯,从中提取出“朝贡体系”研究的路径与范式,寻求研究“朝贡体系”的发展脉络与现实意义。第一章对“朝贡体系”研究的背景进行探究。在冷战意识形态对峙下,美国政界联合学术界从“区域研究”出发,用经济和政治权力形塑了对“非西方世界”的研究。在后冷战国际形势巨变下,中国研究作为亚洲研究的子项目得到发展。伴随中国改革开放的系列成就,西方学术界对中国投来更多目光。第二章从“朝贡体系”概念的词源着手,厘清“朝贡体系”(Tribute System)概念的由来,进而梳理其概念发展,把握英语世界与日语世界的术语演变,反思费正清“朝贡体系”理论的“华夏中心主义”及单一动机与目的缺陷。第三章是国际关系理论介入“朝贡体系”研究,由欧洲经验转向非欧洲经验的过程。国际关系理论在“朝贡体系”研究上相对有成就的几大机制,以英国学派的国际社会机制为主,囊括霸权等级制等其他国际关系理论在内。国际关系理论与“朝贡体系”的相遇不仅对狭隘的“朝贡体系”进行了修正,也在“朝贡体系”研究中发展了自身的解释力。第四章回归“朝贡体系”的历史学路径研究。在时间上(从汉唐到明清),空间上(从东亚到内亚、东部欧亚与海洋东亚),“朝贡体系”的内涵与外延都得到了丰富。此外,全球史视野下新增了周边视角,超越一国为中心的传统历史叙事,将“朝贡体系”置于更广阔的范围与更多元的联系中,对“朝贡体系”进行了批判与修正。第五章探寻在后冷战时期研究“朝贡体系”的意义。历史上的“朝贡体系”不会重返现实,但可以为中国提供在崛起困境下发展国际规范的往昔智慧,为中国建立自己的理论提供启示。
其他文献
国家教育部出台《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信息技术应纳入毕业考试,在一定条件下可纳入高考。当前,部分省份已经开始实行。教育信息化2.0、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为基础教育改革里的鲜明特色。教育者希望通过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此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这一系列的举措都说明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地位在日益提高。而在当前的信息技术课堂上,却存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坚持敢于斗争,历经四个不同历史阶段的演进,取得伟大成就。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运动作为基本动力,应对复杂多元的时代挑战作为外部压力,党自身的主体性自觉自信作为内生动力,共同构成党在百年奋斗中坚持敢于斗争的动力机制。党在百年奋斗中坚持敢于斗争形成的经验启示有: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斗争实践;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在抓住和解决社会主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China’s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market has gradually matured,and more and more capital has poured into the pharmaceutical market,leading to the gradual ex
本研究以遇龙河—漓江连通水系为研究对象,选取连通水系起点遇龙河和终点漓江为对照点,并沿程在沟渠、河流和湖库布设16个采样点,进行定期的采样分析监测,研究了常规污染物和新兴污染物(抗生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并对连通水系景观水体进行了水质评价和健康评价。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14个月的监测结果表明,研究区遇龙河和漓江的水质较好,湖库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遇龙河
京津冀城市群是我国经济规模和发展潜力最大的城市群之一,在这里兼具“环京经济带”与“环京贫困带”,体现出城市群布局的特殊性。此外,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的实施,京津冀地区已成为引领全国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为城镇化的发展注入了全新力量。继多年发展,京津冀地区各方面建设取得新的成果,然而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经济兴旺随之带来的是资源高消耗,工业规模扩大产生过多工业污染而引发的生态质量日渐降低。于此
分析高职护生在线学习期间学习投入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后疫情时期在线教育改革、提升高职护生学习投入提供参考。
目的 探究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公众文化世界观、负面情绪与“第三人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 2020年8月采用“问卷星”数据调研平台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19 132名公众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人口学信息、高风险情景、文化世界观、负面情绪及“第三人效果”等。结果 79.50%的公众存在自我-他人感知偏差,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1.24,
<正>初中学生是靠直接的感观来认识与理解事物的。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创设历史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情境当中,以直观的方式去了解历史知识,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更深入探索历史知识,提高学生历史综合能力。本文就如何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深入理解历史知识,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