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2011年,口蹄疫O型东南亚拓扑型Mya-98谱系病毒在东亚广泛流行,仅中、日、韩、蒙、俄5国有报道的疫情就达到337起,给各国畜牧业生产等造成严重损失。在这次流行中,有2起疫情分离到了具有特征性S片段的Mya-98谱系毒株。代表性毒株分别为从中国香港分离的O/HKN/20/2010株和从中国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分离的O/GSLX/CHN/2010株。与其它Mya-98谱系流行毒相比,这两株病毒的S片段具有明显特征:首先,在其S片段核酸序列中部缺失70个碱基;此外,在S片段核酸序列后半部分还存在一些碱基突变。这一现象已经引起国内外同行的关注。 为了研究这一特征性S片段对口蹄疫病毒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利用病毒反向遗传学技术,本文完成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构建了O/GSLX/CHN/2010株的感染性克隆;第二,用已建好的Mya-98谱系毒株O/GZS B/CHN/2010和O/GD/2/C HN/2010的感染性克隆为骨架,替换上O/GSLX/CHN/2010的特征性S片段,构建并拯救获得了嵌合病毒rGZexc和rGDexc,进而对嵌合病毒rGZexc、rGDexc的复制和对乳鼠致病力等进行了评价。 结果表明:O/GSLX/CHN/2010株病毒复制较慢、对乳鼠致病能力较低;嵌合病毒的复制能力和对乳鼠致病力仍明显强于O/GSLX/CHN/2010株;整个O/GS LX/CHN/2010的S片段不能独自决定该毒株的生物学特性,O/GSLX/CHN/2010全基因组上的诸多变异综合导致其复制较慢,对乳鼠致病力较弱。但是,在这些变异中,O/GSLX/CHN/2010株L蛋白罕见的氨基酸插入突变对病毒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值得关注。通过分析,推测S片段中部70 nt的缺失可能是其前体被某种核糖核酸酶一次性切割的结果。本研究为深入理解S片段的功能和造成O/GSLX/CHN/2010株低复制水平的机制等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