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巨桉是一种优良的速生树种,四川省于1986年首次将巨桉引种到丰都和富顺国营林场,1992年开始在四川推广。目前巨桉已经成为四川桉树的主要栽培树种之一,并在多数引种区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经济性状。但同时应当指出的是,巨桉在四川不同地区的生长表现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因此,有必要对四川巨桉主要引种区巨桉人工林的立地条件进行研究并进行立地类型的划分,以期找出巨桉人工林与其所处立地条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合理制定不同立地上巨桉人工林的经营管理措施,提高巨桉人工林生产力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为巨桉人工林的集约化发展打下基础。 根据巨桉在四川的分布情况,在主要引种区人工林内采用典型抽样设计设置标准地88个,调查各相立地因子。按照综合分析基础上的主导因子原则,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立地因子进行分析并对立地进行分类。立地分类系统采用中国森林立地分类系统即立地区域、立地区、立地亚区、立地类型小区、立地类型组、立地类型。前三级高级区划单位与中国森林区划单位相衔接,后三级低级分类单位采用不同等级的主导因子分别进行划分。 立地类型小区的划分:主要引种区多为丘陵地貌,丘间多分布小面积平原。水热条件的分配在丘陵系统和平原系统是不同的,于是根据地貌将主要引种区划分为丘陵立地类型小区和丘间平原立地类型小区。再对两个立地类型小区内的立地因子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丘陵立地类型小区的主导因子是:坡位、坡度、有效土层厚度、石砾含量、有机质、全P、速效K;丘间平原立地类型小区主导因子是:土壤质地、有效土层厚度、有机质、全N、全K、速效K。 立地类型组的划分:在不同小区内,影响水热条件再分配的因子是不同的。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在丘陵立地类型小区内,选择坡度、坡位作为主导因子;而在丘间平原立地类型小区内则选择土壤质地作为主导因子。用主导因子不同等级差异的显著性将两个类型小区划分为7个立地类型组:砂壤立地类型组、轻中壤立地类型组、重粘壤立地类型组、坡顶平地立地类型组、坡中上部缓坡立地类型组、坡中上部陡坡立地类型组、坡下部立地类型组。 立地类型的划分:在立地类型组内,用主导因子中的土壤理化因子对各类型组所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