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社会的代际更替,“90后”已成为当下中国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90后”的生长环境深受市场经济思潮的影响,加上近三十年来中西方文化对中国社会的交错冲击,使得“90后”在人格塑成和性格养成上具有较大的独特性,这直接导致他们在对待人生重要选择时表现出较为突出的自主性等特征。受到家庭和社会期望的共同影响,以及自身的情感需要,“90后”女大学生群体不得不同时面对学业和恋爱婚姻的双重压力,这对“90后”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社会化和人生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多元化的成长环境使“90后”女大学生的婚恋观塑成具有不同于前几个代际的独特性,对她们的婚恋家庭理念的形成也具有十分不同于往的重要作用。作为未来一个阶段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力群体,“90后”女大学生的婚恋观念取向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索“在哈”高校“90后”女大学生婚恋观现状、主要问题和问题成因,分析问题样本婚恋观形成过程中的个人、家庭、社会环境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等影响因素,探讨家庭、社会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90后’”女大学生婚恋观塑成中的作用范围、程度和影响,思考其在“90后”女大学生婚恋观教育中的改进可能性和策略。本研究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婚恋观教育等相关理论为指导,通过系统抽样等方法抽取600名“在哈”高校“90后”女大学生,采用问卷调查等具体研究工具,对“90后”女大学生在恋爱动机、恋爱选择、两性观念等婚恋观塑成的关键环节进行比较研究。据研究结果分析,“在哈”高校“90后”女大学生的婚恋观形成主要还是依附于当代中国社会的主流婚恋观观念。在择偶标准中,“90后”女大学生群体中将品德列为首位的学生仍占大多数,但同时普遍重视婚恋对象的经济条件和家庭背景,表现出“90后”女大学生的理性人生观和对待婚姻生活的务实态度。此外,“90后”女大学生虽然多数赞同和支持校园恋爱,但对大学期间是否结婚持谨慎态度。另外,大多数研究样本对婚前性行为持包容态度。此外,本研究以“在哈”高校“90后”女大学生为样本推演中国当代女大学生群体的整体婚恋观特征、成因、问题和应对策略,关注“90后”女大学生群体的婚恋观塑成及由其引发的情感问题等个体和社会问题。同时,也力求为在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女大学生婚恋教育工作的进一步科学化提供可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