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将直接影响募集资金的配置效率和企业价值最大化,间接影响资本市场和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因此一直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然而大量研究却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非效率投资。一般而言,投资决策的形成与决策者的动机关系密切。在我国所有权缺位的特殊背景下,管理层成为公司最有影响力的决策人物。此时,自利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会引发管理者固守职位并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管理防御行为。因此,本文拟从管理防御视角出发研究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非效率投资,以期从根本上找到提高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途径,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从经济人假说、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控制权理论提炼出管理防御与非效率投资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从管理层自身特征、面临的激励特征和监督约束特征三个方面对管理防御下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然后,选取2007年.200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管理防御及其影响因素与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投资不足;管理防御与非效率投资显著正相关,说明管理防御是非效率投资的重要影响因素;将上市公司按照实际控制人性质分类后发现:国有样本中,年龄越大、学历越高,管理层防御程度越低,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而两职合一则会加剧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非国有样本中,除年龄和学历对非效率投资产生影响外,管理层任期越长,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越严重;而管理层持股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规范管理者的选拔机制、完善管理层的激励机制、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