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乃生命之源。水资源关系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更是维持生态环境的必要条件。但随着人口的增长、饮食和生活方式的加速改变、淡水储量的下降和环境污染的恶化,以及经济的高速发展,水资源矛盾日益凸显。我国是贸易大国,工业在进出口贸易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在工业进程不断加快的步伐中,工业废水污水排放量剧增,成为了不容忽视的环境治理难题。
经济增长固然重要,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承载人类发展的必备基石。如何协调好两者的关系,对未来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阅读大量的文献以后,结合现实情况,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内容:本文旨在虚拟水概念的基础之上,对我国工业出口贸易中灰色虚拟水流量进行了测算,然后研究我国工业出口贸易的灰色虚拟水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剖析工业出口贸易中产生的灰色虚拟水随经济增长的演变规律,并通过经济效应的分解进一步探索其内在的经济原因,为协调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议。
首先,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了工业灰色虚拟水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从横向来看,随着经济的增长,工业总产值的增加会使工业灰色虚拟水排放增加,而由于人们对环保的诉求,会采取措施减少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造成的影响,如通过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来减少工业灰色虚拟水的排放;从纵向来看,经济增长通过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影响灰色虚拟水的排放。其中,规模效应的增加会使工业规模扩大,工业新增价值增加,从而导致灰色虚拟水排放增加;而结构效应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不同产业的出口比重,使得灰色虚拟水排放减少;技术效应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引入新的生产技术,可以在不缩减生产规模的前提下,减少工业灰色虚拟水的排放。
然后,基于虚拟水的概念,对我国工业出口贸易的灰色虚拟水流量进行了测算,比较不同部门的直接排放强度和完全排放强度大小,可以判断出高灰色虚拟水排放部门和低灰色虚拟水排放部门,从而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政策,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地,从横向角度考察了工业总产值对工业灰色虚拟水的影响,从模型回归的结果找到了EKC所说的拐点,并发现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灰色虚拟水排放随经济增长而增加的阶段。更进一步地,针对2002年到2012年,对我国工业出口贸易活动中的灰色虚拟水进行出口规模效应、出口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的分解,纵向分析灰色虚拟水排放增加的内在原因。最后引入控制变量,探索其他经济因素对工业灰色虚拟水排放的影响,由于尚未有文献对灰色虚拟水进行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的分离分析,本文能够找到的指标有限,加上数据难以获得,最终选择以环境污染治理投资这一指标考察其对工业出口贸易所排放的灰色虚拟水的影响。
本文研究发现:从2002年到2012年,我国工业部门的灰色虚拟水完全排放强度逐年降低,这有利于我国工业灰色虚拟水的减排,说明“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的减排措施得到有力执行,效果显著。并发现高灰色虚拟水排放部门主要集中在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和化学工业,这些部门应该是环保监管的重要对象,应制定相应政策降低其出口比重,更多的采用进口方式替代,或采用更先进的技术,降低其完全排放强度;低灰色虚拟水排放部门主要集中在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与废品废料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业,这些部门应鼓励出口。从模型回归的结果来看,大多数部门正处于灰色虚拟水排放随着其工业总产值增加而增加的阶段,即工业出口灰色虚拟水还将在长期随着经济增长而增加,水污染的形势仍然很严峻。通过对我国工业出口灰色虚拟水进行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的分解,发现规模效应促进了工业灰色虚拟水的排放,说明出口规模越大,工业灰色虚拟水的排放就会增加;而技术效应则抑制了工业灰色虚拟水的排放;结构效应使大多数部门的灰色虚拟水排放逐年降低,说明这些部门在环保减排政策下得到了出口结构的优化,但结构效应因部门不同有所差异,且结构效应相对规模效应和技术效应而言在总效应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引入控制变量后,发现模型中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系数显著但符号为正,与常识经验相悖。原因主要是当前相对于经济规模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治理投资费用不足,以及本文所研究的年限时间较短,部分部门是从后期才开始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另外,相对工业部门的清洁生产技术而言,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这种末端治理方式在减少工业灰色虚拟水排放方面可能没有清洁生产这种源头治理方式那么明显,占的比例较小,从而导致结果不理想。
本文的贡献在于:1、在以往研究环境质量和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中,多数以地区为研究对象,很少以部门作为研究对象,且多数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本文通过对我国工业部门进行合并分类,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我国工业出口贸易中灰色虚拟水与经济增长的关系。2、本文以工业灰色虚拟水为研究切入点,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计算了 2002-2012 年我国工业出口贸易的灰色虚拟水流量,并通过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对两者关系进行了研究。从横向角度引入了直接影响因素(工业总产值)和间接影响因素(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分析其对灰色虚拟水的影响;通过经济效应的分解,纵向探索影响灰色虚拟水排放的经济因素。
本文的不足主要表现在:1、由于我国投入产出表每五年编制一次,本文只研究了2002年、2005年、2007年、2010年和2012年的投入产出表,计算而得的数据也只是这五年的, 由于数据的不可获得性,在计算其他缺失年份的数据时使用了加权平均法进行估值,因此,基于研究年限较短和估值的影响,无法做到精确估计。2、在加入控制变量过程中,由于数据获取难度,本文只考虑了环境污染治理投资这一个变量,并且在效应分解时,只分解了三个效应、分别是规模、结构和技术效应,应当还可以考虑将环境政策这一效应计算出来,本文尚未做此部分工作。
经济增长固然重要,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承载人类发展的必备基石。如何协调好两者的关系,对未来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阅读大量的文献以后,结合现实情况,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内容:本文旨在虚拟水概念的基础之上,对我国工业出口贸易中灰色虚拟水流量进行了测算,然后研究我国工业出口贸易的灰色虚拟水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剖析工业出口贸易中产生的灰色虚拟水随经济增长的演变规律,并通过经济效应的分解进一步探索其内在的经济原因,为协调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议。
首先,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了工业灰色虚拟水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从横向来看,随着经济的增长,工业总产值的增加会使工业灰色虚拟水排放增加,而由于人们对环保的诉求,会采取措施减少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造成的影响,如通过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来减少工业灰色虚拟水的排放;从纵向来看,经济增长通过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影响灰色虚拟水的排放。其中,规模效应的增加会使工业规模扩大,工业新增价值增加,从而导致灰色虚拟水排放增加;而结构效应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不同产业的出口比重,使得灰色虚拟水排放减少;技术效应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引入新的生产技术,可以在不缩减生产规模的前提下,减少工业灰色虚拟水的排放。
然后,基于虚拟水的概念,对我国工业出口贸易的灰色虚拟水流量进行了测算,比较不同部门的直接排放强度和完全排放强度大小,可以判断出高灰色虚拟水排放部门和低灰色虚拟水排放部门,从而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政策,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地,从横向角度考察了工业总产值对工业灰色虚拟水的影响,从模型回归的结果找到了EKC所说的拐点,并发现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灰色虚拟水排放随经济增长而增加的阶段。更进一步地,针对2002年到2012年,对我国工业出口贸易活动中的灰色虚拟水进行出口规模效应、出口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的分解,纵向分析灰色虚拟水排放增加的内在原因。最后引入控制变量,探索其他经济因素对工业灰色虚拟水排放的影响,由于尚未有文献对灰色虚拟水进行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的分离分析,本文能够找到的指标有限,加上数据难以获得,最终选择以环境污染治理投资这一指标考察其对工业出口贸易所排放的灰色虚拟水的影响。
本文研究发现:从2002年到2012年,我国工业部门的灰色虚拟水完全排放强度逐年降低,这有利于我国工业灰色虚拟水的减排,说明“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的减排措施得到有力执行,效果显著。并发现高灰色虚拟水排放部门主要集中在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和化学工业,这些部门应该是环保监管的重要对象,应制定相应政策降低其出口比重,更多的采用进口方式替代,或采用更先进的技术,降低其完全排放强度;低灰色虚拟水排放部门主要集中在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与废品废料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业,这些部门应鼓励出口。从模型回归的结果来看,大多数部门正处于灰色虚拟水排放随着其工业总产值增加而增加的阶段,即工业出口灰色虚拟水还将在长期随着经济增长而增加,水污染的形势仍然很严峻。通过对我国工业出口灰色虚拟水进行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的分解,发现规模效应促进了工业灰色虚拟水的排放,说明出口规模越大,工业灰色虚拟水的排放就会增加;而技术效应则抑制了工业灰色虚拟水的排放;结构效应使大多数部门的灰色虚拟水排放逐年降低,说明这些部门在环保减排政策下得到了出口结构的优化,但结构效应因部门不同有所差异,且结构效应相对规模效应和技术效应而言在总效应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引入控制变量后,发现模型中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系数显著但符号为正,与常识经验相悖。原因主要是当前相对于经济规模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治理投资费用不足,以及本文所研究的年限时间较短,部分部门是从后期才开始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另外,相对工业部门的清洁生产技术而言,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这种末端治理方式在减少工业灰色虚拟水排放方面可能没有清洁生产这种源头治理方式那么明显,占的比例较小,从而导致结果不理想。
本文的贡献在于:1、在以往研究环境质量和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中,多数以地区为研究对象,很少以部门作为研究对象,且多数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本文通过对我国工业部门进行合并分类,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我国工业出口贸易中灰色虚拟水与经济增长的关系。2、本文以工业灰色虚拟水为研究切入点,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计算了 2002-2012 年我国工业出口贸易的灰色虚拟水流量,并通过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对两者关系进行了研究。从横向角度引入了直接影响因素(工业总产值)和间接影响因素(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分析其对灰色虚拟水的影响;通过经济效应的分解,纵向探索影响灰色虚拟水排放的经济因素。
本文的不足主要表现在:1、由于我国投入产出表每五年编制一次,本文只研究了2002年、2005年、2007年、2010年和2012年的投入产出表,计算而得的数据也只是这五年的, 由于数据的不可获得性,在计算其他缺失年份的数据时使用了加权平均法进行估值,因此,基于研究年限较短和估值的影响,无法做到精确估计。2、在加入控制变量过程中,由于数据获取难度,本文只考虑了环境污染治理投资这一个变量,并且在效应分解时,只分解了三个效应、分别是规模、结构和技术效应,应当还可以考虑将环境政策这一效应计算出来,本文尚未做此部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