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郑樵的乐府学理念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其在《通志·乐略》中的理论表述,二是其在《通志·乐略》中对乐府诗的分类及其标准的探讨;三是其乐府诗创作倾向。本文即从这三个方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郑樵的乐府学理念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其在《通志·乐略》中的理论表述,二是其在《通志·乐略》中对乐府诗的分类及其标准的探讨;三是其乐府诗创作倾向。本文即从这三个方面探讨郑樵的乐府学理念,进而在此基础上探讨郑樵乐府学理论的复与变。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论述郑樵乐府学的理论表述。郑樵乐府学的理论表述主要体现在《通志·乐略》之中,集中表现为“声贵说”。本章首先探究郑樵“声贵说”的内涵:一是《诗》主在乐章;二是“乐以诗为本,诗以声为用”;三是“诗在于声,不在于义”。其次探究郑樵“声贵说”产生的原因:一是义理之学的兴盛给声歌之学带来巨大影响;二是“声失”带来的诗体转关和断题取义等背弃诗歌音乐本质现象的产生。最后揭示郑樵“贵声”之举的正乐本质。第二章讨论郑樵在《通志·乐略》中对前代乐府的分类及相关问题。他的分类采用三种标准,一是以声别曲;二是“义类相从”;三是风、雅、颂三分法。三者之间有着内在从属关系。“义类相从”是以声别曲退而求其次的表现,二者统摄于风、雅、颂三分法之下。而风、雅、颂本身是为礼而作。具体分类过程中,剪裁不当,相和歌和“清商三调”以及清商曲内部出现了曲题重复现象。“琴之有辞,自梁始”以及“舞之有辞,自晋始”的论断都并非单纯是字面的意思,正反映出郑樵对南朝梁时期,文人屡屡以赋题法为琴乐著辞的不满以及“舞而有辞,失古道”的批判性。本质上这种反对琴曲、舞曲著辞的现象都郑樵复古思想的表现。第三章论述郑樵乐府诗创作。针对郑樵古题乐府《乐府四怨》与《(怨为之)解)》的亡诗进行考辨,力图通过对现存3首古题乐府本事源流的梳理找到关联之处,进而推断亡佚作品之题名和内容。其次分析郑樵新题乐府的创作内容对汉乐府精神的继承,以及大量“兮”字入诗对新题乐府徒诗化构成的消解和楚骚精神的复苏。第四章结合上述三个层面,总体讨论郑樵乐府学思想的复与变。主要从两大方面进行论说。一是郑樵在“礼乐相须以为用”的根本观点引导下,表现出对礼乐陵夷之乱象的不满,同时又受到宋代雅乐复古思潮的影响,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崇礼复古的思想。但郑樵的礼乐复古不等于雅乐复古,对宋代雅乐复古中出现的宫廷雅乐家以古律今、泥古作乐的现象也进行了批判,呼吁由“明乐之人”来典乐。二是崇礼复古之外,郑樵还有重视民间俗乐源起之功和直面夷乐变华的两种思想倾向,表现出顺应礼乐发展史的进步思想。
其他文献
最近,一份抗癌防癌蔬菜排行表在各大微信群纷纷转发,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对此,有人认为以后要多吃这些食物,也有人认为根本没有什么抗癌食物。那么,到底孰是孰非呢? 某些食物的提取物确有抗癌功效 从科学角度而言,得出食物抗癌的结论,需要流行病学的证据,这就需要长时间大样本量的人群跟踪调查。但由于现阶段这方面数据缺乏,我国功能食品的功效中并没有抗癌这一项。 日本研究者于1969年发现香菇多糖具有抗肿瘤
寒冷的季节正是沐浴、泡温泉的好时节,不少人喜欢沐浴、泡完温泉后立刻进行按摩,其实这样对身体会有危害。 沐浴后會使身体的血液循环和心脏的跳动次数都加快,如果此时进行按摩,就相当于让身体血液再次加速,会加大心脏负担,严重的话,还会出现身体缺血和暂时性休克。
常规体检或者心脏不太舒服时,心电图检查必不可少。与一些化验报告上箭头显示高低或直接写出一些诊断不同,心电图往往会有一些字母代表波形,那这些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心脏健康安检的第一步 ●本刊记者: 心电图检查查的是什么? ○孙宏涛:心电图是心脏健康安检的第一步。心电图反映的是心脏搏动中的电活动,心脏的正常和异常活动都有其对应的典型心电变化,心电图的记录及读图诊断不仅可以诊断多种心脏疾病、判断心肌
在日常生活中,偶爾打嗝是生理现象,医学上称之为“呃逆”。饮食习惯不良、饮食过饱、吞咽动作过多、冷空气刺激等,都可能导致功能性呃逆,精神因素也会引发呃逆,如果呃逆现象严重甚至顽固存在,那就有可能是病理性的,往往提示器质性病变,如胃肠道慢性疾病等消化系统疾病,甚至中枢性疾病——中风。 中风之所以会引起打嗝,一方面是由于中风后,颅内病变直接或间接影响呼吸中枢、脑干迷走神经核,造成迷走神经异常放电,横膈
35岁的赵艳云是一名大学青年教师,在师生们的眼中,他身體素质很好,然而却突发心梗猝死。在大家的潜意识里,猝死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但近年来也有不少中青年猝死,他们年富力强,平时看起来挺健康,为何也会猝死? 跟不良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曾育辉说,所有的猝死其实都“蓄谋已久”。平时看似健康的中青年人的猝死,跟不良的生活方式关系密切。常见的不良生活方式包括: 1.过度
许多人一听自己血虚,就一定是贫血。实际上,中医说的“血虚”和西医的贫血不是一回事。中醫所说的血虚,是对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面色苍白或萎黄、女性月经量少、闭经等一系列症候群的概括,并不等同于西医的贫血,同时,在内、外、妇、儿各科病症中都可以见到“血虚”症候,中医所指的血,不仅代表西医的血液,而且还包括高级神经系统的许多功能。而西医的贫血,指成年人血色素在12毫克/100毫升以下。 血虚者
心跳频率是评判心脏状态的基本指标之一。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靜息心跳次数在每分钟60~100次属正常范围,超出100次或少于60次,都被认为是非正常状态,医学上分别诊断为“心动过速”和“心动过缓”。但心跳偏快或偏慢能预示患了心血管病吗? 众所周知,除疾病能改变心跳频率外,还有很多情况可以造成心跳速度的变化。比如,人在运动时比安静时心跳要快些,女性比男性心跳得快些,儿童比成年人心跳快些,运动员因为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