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沈从文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优秀作家,其代表作《边城》《长河》《萧萧》《湘行散记》等都是中国文学世界中的瑰宝。但由于某些原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沈从文都是一个"被遗忘"的作家。因此,虽然在文学造诣上可以与鲁迅等当代名家相媲美,但在西方世界,尤其是在意大利,沈从文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中国作家。为了能让意大利读者有兴趣了解沈从文其人,更好地理解其作品,本文另辟蹊径,在比较文学平行研究,及"跨文化文学阐释",即用外国文论阐释本国文学作品这一方法论的指引下,从意大利"真实主义"创作手法出发,对沈从文的叙事作品进行了一次再解析。这一解析意义有三:1,意大利读者可以从自己熟知的文学理论出发去研读一位中国作家的作品,从而方便他们的理解;2,中国读者也可以借此机会了解"真实主义"这一意大利独有的文学流派;3,这一解析也为沈从文文本分析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解读视角。本文共分五章,前两章分别是对沈从文及其作品,以及真实主义做一个概括式的介绍。第三章,在跨文化文学阐释视阈下,从真实主义创作原则出发,对沈从文作品中出现的真实主义元素做了逐一分析(主要有"作者隐身"、"地区主义"、"悲观主义"以及"方言化的创作语言",等)。第四章,分析沈从文作品中出现真实主义元素的原因(作者个人因素,当时本国社会环境,法国自然主义影响等)。第五章是对前四章的总结,即本文结论。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尽管沈从文没有直接受过真实主义的影响,但在其创作过程中,却与真实主义流派的作家在一些创作方法上殊途同归。因为无论是时代背景,还是心路历程,抑或是个人在文学上的偏好,都决定了沈从文选择了与意大利真实主义作家相似的创作道路。可以说,虽然意大利和中国是两个相距甚远的国家,但在文学世界中二者之间却存在着诸多共同点,这也正是这两个不同民族可以实现互相理解和互相对话的文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