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斯泰因的日常生活观及历史观——以《软纽扣》的创作技巧为例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yc88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格特鲁德·斯坦因,美国女作家。她的创作技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立体主义及实验派画家的影响,如毕加索和保罗·塞尚。她对写作的创新强调的是声音和节奏,而不是文字的意义。在她的作品中,《软纽扣》被公认为斯泰因最成功的实验之作。在《软纽扣》中,意象和短语通常以让人出乎意料的方式联系在一起,就像立体主义的绘画作品。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软纽扣》的各种创作技巧的分析来探索斯泰因的日常生活观和历史观。  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主要探索斯泰因如何用颜色词和名词去描绘日常生活的静态画面。在运用颜色词方面,斯泰因无疑受到了印象派画家的影响,如保罗·塞尚。而在《软纽扣》中,名词不再是对事物的冠名而是通过研究其意义的不确定性发现其更多的内涵。第二章主要讨论斯泰因对标点符号的运用以及诗歌的韵律来象征历史的动态进程。从形式上看,《软纽扣》的风格更像是散文,因此标点有着自己的意义。斯泰因从弃用标点到对标点有重新的审视说明她试图用语言的最基本符号-逗号来表达她对历史连贯性的思考。而在分析斯泰因的诗歌韵律时读者也不难发现其用心,即通过诗歌的韵律来表达事件的节奏。第三章讨论的重点被放在了“拼贴法”“简化法”和“重复法”这三个创作技巧上。其中拼贴法和简化法则是表达生活的琐碎性与简单性而重复法表达的是历史的循环往复性。  总之,格特鲁德·斯坦因不仅为诗歌的写作创作做出了贡献,更发现了一种更好的展现历史与生活本质的方法。通过对各种技巧的分析,读者可以得知在斯泰因眼中,生活尽管是多姿多彩包罗万象的,但其本质却是琐碎的简单的。而历史不仅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更是一个周而复始的重复过程。
其他文献
期刊
林纾,中国晚清史上举足轻重但又争议颇多的翻译家。他不谙外文,却借他人之口、用精湛,娴熟的古文为国人翻译了180多部西洋小说,他亦是最早向国人介绍莎士比亚的翻译家之一,其所译
《棋王》作为“寻根文学”的代表作,自发表以来便备受关注。该小说以知青的生活为主题,讲述了以王一生为代表的知青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国内学术界从多角度对其进行了广泛、深
文章从西门子(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基本情况谈起,探析了公司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