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新加坡中医学院和南京中医药大学现行课程设置的比较、新中两国部分高等中医院校在校生及历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分析两国中医针灸教育的特点,探讨两国高等中医药针灸教育所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供改进建议.
中国的中医针灸教育由来已久,并在1956年纳入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国现行课程体系庞杂,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专业课设置为中西结合,甚至中西并重,因此课程众多,学生负担沉重,
新加坡的院校中医针灸教育由民间主导,在1953年开始提供中医文凭教育.在本世纪初,通过与中国中医药大学的合作,新加坡中医针灸教育开始了以学士学位为主的高等教育.尽管历史不长和资源有限,新加坡的中医针灸教育也取的非凡成就.超过82%的新加坡注册中医师有大专以上学历,在受过正规教育的新加坡籍注册中医师中,有94.5%毕业自当地的中医院校.新加坡的中医针灸教育专注于专业教育,课程设置相对简单,强调中医为主,西医为辅,多临床早临床.但由于资源和经验有限,课程安排欠缺合理性和整体优化,
通过对问题进行研究,对中新两国中医针灸高等教育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即:优化中医药针灸学生知识结构,进行课程设置改革;改革考试形式。同时,针对不同国情,对中新两国分别提出适合医学发展特点和社会需求的建议:中国中医针灸高等教育在人材培养方面还需注意合理安排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而新加坡高等中医药教育机构在发展过程中,可利用自身的优势,开办新型专业;并根据社会和医学发展需求,策划不同课程;同时,完善教学设施,加强师资建设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此外,可通过加强院校合作,有效利用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