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与中国中医针灸高等教育的比较研究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520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新加坡中医学院和南京中医药大学现行课程设置的比较、新中两国部分高等中医院校在校生及历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分析两国中医针灸教育的特点,探讨两国高等中医药针灸教育所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供改进建议. 中国的中医针灸教育由来已久,并在1956年纳入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国现行课程体系庞杂,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专业课设置为中西结合,甚至中西并重,因此课程众多,学生负担沉重, 新加坡的院校中医针灸教育由民间主导,在1953年开始提供中医文凭教育.在本世纪初,通过与中国中医药大学的合作,新加坡中医针灸教育开始了以学士学位为主的高等教育.尽管历史不长和资源有限,新加坡的中医针灸教育也取的非凡成就.超过82%的新加坡注册中医师有大专以上学历,在受过正规教育的新加坡籍注册中医师中,有94.5%毕业自当地的中医院校.新加坡的中医针灸教育专注于专业教育,课程设置相对简单,强调中医为主,西医为辅,多临床早临床.但由于资源和经验有限,课程安排欠缺合理性和整体优化, 通过对问题进行研究,对中新两国中医针灸高等教育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即:优化中医药针灸学生知识结构,进行课程设置改革;改革考试形式。同时,针对不同国情,对中新两国分别提出适合医学发展特点和社会需求的建议:中国中医针灸高等教育在人材培养方面还需注意合理安排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而新加坡高等中医药教育机构在发展过程中,可利用自身的优势,开办新型专业;并根据社会和医学发展需求,策划不同课程;同时,完善教学设施,加强师资建设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此外,可通过加强院校合作,有效利用教学资源。
其他文献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文明和文化,为深入全面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依托于科学且全面化的保护以及传承措施,不断推动非物质文
目的:临床上选择40例桡骨下端骨折采用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的病例,观察小夹板治疗桡骨下端骨折对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和三角纤维软骨盘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桡骨下端骨折提供
柏拉图和孔子是古代早期对“美”进行理性批判的主要思想家,他们将“美”纳入各自的理论体系,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文艺的本质、形态、价值和功能等重要的美学议题.二者分别以“
在泛娱乐化的大背景的当下,为博人眼球、满足自我浅薄的娱乐心理、实现流量变现,伪文艺式、低俗化古典诗词的恶搞现象在网络上广泛传播.文章分析了古典诗词的恶搞乱象及成因,
目的:本研究运用加味消风散治疗湿热型湿疹以观察加味消风散治疗湿热型湿疹的疗效和复发率。 方法:本研究共募集到湿热型湿疹患者60例,由护士将一个由电脑产生的随机数字给符
目的:   本研究通过分离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endothelial cells,HUVECs),建立H2O2氧化损伤模型,观察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H2O2诱导HUVECs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