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技术对骨质疏松骨代谢变化的实验研究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dongrun46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建立理想的大鼠骨质疏松实验模型,为研究PET显像剂18F-NaF对骨质疏松部位骨质矿物质代谢改变提供有效途径,同时为利用骨密度仪进行骨量测定提供良好的平台。2.通过采用骨密度仪对大鼠骨骼密度的测定,分析骨质疏松部位骨量丢失情况,证实造模是否成功。通过PET显像剂18F-NaF的显像,观察18F-NaF在不同组大鼠骨骼的摄取情况,对骨质疏松部位骨代谢的结果进行分析,探讨PET-CT能否观测骨质疏松部位骨代谢的变化情况,能否根据骨代谢的改变来早期观测骨质疏松,为临床骨质疏松症的诊疗以及新药开发等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模型制备:1.3月龄雌性SD大鼠40只(由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下同),按体重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只,分别为实验组(去除双侧卵巢组(OVX))、对照组(假手术对照组)。对两组大鼠的观测:观察造模期间大鼠的饮食、饮水、活动、体重变化、精神状态等情况。2.对两组大鼠骨骼进行PET显像和骨密度测定,所有数据均用(?)±s,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体重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其他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P<0.05。【结果】1.造模情况:造模期间大鼠正常进食、饮水,无异常情况,大鼠成活,实验组与对照组骨密度测定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00,t=6.261),显示造模成功。2.PET扫描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全身骨骼摄取率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t=3.531),证明动物模型骨质疏松部位对18F-NaF的摄取反应了骨的代谢变化。【结论】1.本实验所建立的模型,成功模拟了由于绝经后雌激素分泌下降对骨质造成的不良影响,最终造成骨质疏松的主要机理效应,为研究骨质疏松骨代谢提供了较好的动物模型。2.PET显示,就18F-NaF而言,实验组的摄取率低于对照组,表明18F-NaF对骨质疏松部位与正常骨骼部位的摄取相比有一定的差异性。3.骨密度测定是骨质疏松诊断骨量丢失的主要方法,实验组大鼠PET显像对18F-NaF的摄取值与骨密度测定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后显示,两组数据所反映的结果具有一致性,这就说明18F-NaF作为显像剂的PET技术对诊断骨质疏松症同样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4.PET技术可以较好的反映骨质疏松部位骨代谢的变化情况,这就为在微观骨代谢方面诊断骨质疏松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为PET-CT技术在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及新药开发等方面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马路拉链”、“城市看海”等现象日益突出,综合管廊作为上述问题的终结者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可和推广,但在我国一直发展迟缓,较发达国家相差甚远。究其原因,综
建设工程造价控制是一项集经济,技术、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较强的管理工作。如何对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必须在建设工程造价咨询业的源头采取有效的法规加强建设项
目的 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的初步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确诊为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分别对其进行阴道超声检查和腹部超声检查,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诊断符合率。结果
介绍激光雕花技术的发展、原理和工艺流程;分析采用雕刻输出设计图和钩边输出设计图两种不同雕刻效果图成品的效果;从Corel DRAW设计图、不同服装面料性能、激光雕刻参数等方
研究背景和目的:原发性肝癌是我国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其治疗方法首选外科手术治疗。同肝脏其他部分一样,尾状叶可以发生良性肿瘤和原发性或转移性的恶性
研究了一种双壳嵌套鱼唇式弯张换能器,针对特殊结构的空气背衬弯张换能器提出了表征换能器静压形变的系列参数,利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这些参数与结构参数的对应关系,并进行了
近年来,物业服务企业越来越重视智慧物业方面新技术的创新与探索,科技成果越来越多,发展观念的转变以及转型升级的意识也越来越明显。北京中科锐智电气有限公司(e运维)在2019
目的三维重建技术一直是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的热点,对临床医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在普通个人计算机上实现对颌面部的三维重建,旨在降低使用装备超高级螺旋CT计算机的费用
开关的选相控制技术可以有效减小电容器组投切过程中引起的涌流和过电压,由于其成本较低、操作简便、对涌流和过电压抑制效果明显、改善开关运行条件等优点,与传统的抑制方法
改革创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对高校共青团改革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更高的要求与挑战。以京津冀高校实地调研数据和《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