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余上沅是我国著名的戏剧教育家、理论家、剧作家、翻译家和戏剧导演,是中国现代话剧奠基人之一。他在中国话剧艺术领域,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献出了毕生的精力,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戏剧艺术财富。
本文以三章篇幅对余上沅戏剧思想作较为全面的介绍,并对他的戏剧思想加以粗浅的评析,以期引导出余上沅戏剧思想的现实意义。
第一章主要介绍余上沅戏剧思想的理论来源及其内涵。余上沅戏剧理论的核心是他的“国剧运动”思想。余上沅认为戏剧应艺术地表现人生,并指出旧剧有它应有的价值。尤其值得珍视的是他主张戏剧要具有中华民族的特色,要建立起“由中国人用中国材料去演给中国人看的中国戏”--国剧,他追求着一种中西融合、古今同梦的“完美戏剧”。余上沅国剧思想的形成既有中国传统戏曲的影响,更有着对西方戏剧理论的学习和借鉴。
第二章主要对余上沅戏剧创作进行评析。余上沅戏剧题材可分为现实和非现实题材两类,情节结构也可归纳为出走和隐遁模式,剧作人物也呈现出二元对立和他者旁观两种模式。他的剧作有着从外在生活转向内心情感世界、由喜剧转向悲剧的审美取向。接着,以原型批评和比较研究的方法来探讨余上沅的唯美主义戏剧观。
第三章主要对余上沅国剧运动理论中的重要观点--传统戏曲本质论、戏曲写意和程式观进行再评价,并着重探讨其戏剧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分析其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原因。最后本文对余上沅国剧运动失败的原因进行全方位的探讨,以期对他的戏剧思想有所继承,以利于当代戏剧的健康发展。
余上沅发起的“国剧运动”虽然失败了,但他提出的话剧现代化和民族化的思考并未止步,话剧现代化和民族化仍是21世纪中国戏剧的走向。余上沅戏剧理论及其思考,至今仍有着很强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