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盘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kyk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发动机叶盘转子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和有限元仿真,分别对集中参数失谐叶盘系统运动规律、既定失谐量情况下的叶片排序优化、连续参数叶片-圆盘-轴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叶片流-固耦合问题及含裂纹叶片有限元模拟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地探索和研究。首先,基于集中参数叶盘系统模型,对于叶盘系统的振动特性进行分析,讨论了失谐对于叶盘系统模态和受迫振动响应的影响,得到失谐参数对叶盘系统模态及响应影响的一般规律,分析由于失谐而产生的模态及振动局部化问题。进而,在叶盘转子模型中引入缘板阻尼块减振器,分析非线性摩擦阻尼影响下的叶盘系统振动特性。同时,与无摩擦阻尼系统进行对比,分析非线性摩擦阻尼的减振效果。另一方面,利用DPSO与TAEA两种智能优化算法分别对无摩擦阻尼与含非线性摩擦阻尼的既定失谐叶片在安装时如何选择最佳的叶片排布顺序进行优化研究,在兼顾降低振幅和平均各叶片振动的情况下,使各叶片分担系统整体振动能量,以达到降低疲劳、延长寿命的目的。其次,由于转子转速不断提高,因此叶片-盘-轴耦合作用引发的转子振动问题日益突出,利用模态综合法建立了叶片-盘-轴转子系统的动力学微分方程,分别分析了刚性盘-柔性轴转子系统、弹性盘-柔性轴转子系统和弹性叶片-弹性盘-柔性轴转子系统模型的固有频率及振型,研究各个连续参数叶盘转子模型的固有特性之间的关系及随着阶次增加的变化情况。于此同时,随着流-固耦合(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FSI)成为目前很多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长时间处于气流场中叶片的流-固耦合问题日益突出。但当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其求解时,流场与固体场的网格划分不一致造成界面上节点不匹配。分别利用响应面逼近与克里金插值两种数据拟合方法对于叶片表面温度及表面压强进行处理,解决网格不匹配的问题,并且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法的拟合精度,得到一种对于此问题更适合的拟合方法。最后,因为叶盘构件冶金过程中存在缺陷,同时在加工、使用(如在加载、疲劳或应力腐蚀)过程中容易形成宏观裂纹,因此构件中存在的缺陷或出现的裂纹是难免的。应用有限元仿真方法对于含裂纹的叶盘转子系统进行了分析,通过断裂参数应力强度因子的变化探究不同裂纹对于系统的影响规律。
其他文献
本案例集合三方资源,结合客户生产实际,为客户规划了一条桥壳自动化生产线,着重介绍了整体工艺方案、工作过程及连线生产的油压机设备的规划要点,同时介绍了生产线上模具的设
在网络安全态势预测中,使用支持向量机(SVM)与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PSO)相结合的网络安全态势预测方法,不仅克服了PSO-SVM存在局部最优解及粒子早熟的问题,而且充分发挥了SV
拱形结构广泛应用于体育场馆、航站楼等公共建筑,竖向荷载作用下拱形结构在拱脚处会产生较大水平推力,如地质条件较差或基础处理不当将产生较大变形,对主体结构受力和变形会
通过分析认为,中高渗油藏和低渗气藏中纵向裂缝有利于产能提高,低渗油藏中多条横向裂缝有利于产能提高。深穿透射孔能减少射孔孔眼应力集中,降低裂缝的复杂程度。低渗储层射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