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企合作是指企业、高等院校合作从事研究、开发、产业化等创新活动,不断进行知识传递、知识转移、知识吸收、知识创新的的复杂过程,以实现科学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服务经济社会等功能的系统的动态创造性活动过程。校企合作中的知识共享指企业与高校的科研团队或实验室成员在项目合作中,将彼此所具有的知识,特别是潜在知识的交流和学习,丰富成员组织的知识,促进知识的再创造并且形成组织的新知识的动态活动过程。 本文基于核心概念的界定,采用了文献分析,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对策研究等方法对校企合作知识共享影响因素进行识别、结构维度的分析、测量和影响机制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高校和企业的文化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其成员具有不同的个性,成员所拥有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异质性,合作关系和合作环境具有复杂性,使得双方合作中的知识共享也更加复杂和困难。从跨组织学习的视角来看,影响校企合作知识共享的因素有跨组织学习环境、跨组织学习风格和跨组织学习能力。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在存在中介变量的情况下,跨组织学习环境对校企合作知识共享的影响显著,跨组织学习风格对知识共享有正向影响但并不显著,跨组织学习能力作为中介变量对知识共享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跨组织学习风格和跨组织学习环境通过对中介变量跨组织学习能力有正向影响,进而对校企合作知识共享产生影响。本研究的特色之一是关注校企合作中知识的共享、转化、创新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影响机制,特色之二是校企合作中跨组织知识共享测量工具的开发与运用。论文基于理论分析和模型验证,提出了促进校企合作知识共享的对策建议,即通过推动内部政策引导,建立知识共享机制,积极发展对外知识交流渠道,创建有利于校企合作中知识共享的学习环境;通过营造开放、协作的共享氛围,建立平等、融洽的校企合作关系和构建顺畅、接轨的沟通机制,形成有利于校企合作中知识共享的学习风格;培育知识吸收及应用能力,提升校企合作中知识共享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