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红包合同的法律性质及问题研究

来源 :天津商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tosying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信红包作为一种新兴事物,由于其时尚、便捷和娱乐性强的特点,已经为广大微信用户所普遍接受。但是在用户使用微信红包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的纠纷问题,例如微信红包的资金问题,微信红包用户的个人信息和红包财产安全问题,以及在微信红包中主体的责任划分和用户维权问题等。这些纠纷问题逐渐受到微信红包用户和学者的关注。要解决微信红包的相关纠纷问题,首先就要明确微信红包合同的法律性质,在此基础上找到产生相关纠纷问题的原因,并寻求解决的方法和途径。文章主要运用文献分析和比较的研究方法。对微信红包合同的法律性质及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于保护微信红包用户的相关合法权益,提升微信红包服务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和现实的指导意义。第一章为前言,系统概括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相关问题的文献综述,为接下来的具体研究论述作铺垫。第二章为微信红包合同概念的界定。由于微信红包是一个新生事物,微信红包的含义、类型以及同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都需要进行分析予以确定。在此基础上,界定了微信红包合同的概念,并对微信红包和微信红包赠与合同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二者之间为合同联立的关系。第三章为微信红包合同的法律性质辨析。在界定了微信红包合同概念的基础上,对微信红包合同的法律性质进行分析确定。在本章中,从相关的民法理论出发,结合微信红包合同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微信红包合同的性质结论,认为微信红包合同应属于混合合同中的类型结合合同。第四章为微信红包合同中出现的法律问题及分析。在本章中,首先对微信红包中产生的各种纠纷问题进行分类梳理,然后结合前文对微信红包合同法律性质的分析,找到产生纠纷问题的原因,对各主体责任进行划分。以更好的解决微信红包活动中所产生的纠纷问题。第五章为微信红包合同纠纷问题的解决途径探析。论述了传统纠纷解决模式在微信红包合同中的适用,以及所面临的困难。在综合分析微信红包的新特点时,主张引入新的纠纷解决模式去解决微信红包纠纷问题。在线纠纷解决机制(Online Dispute Resolution,ODR)在解决互联网纠纷问题具有先天的优势,因此尝试运用ODR解决微信红包纠纷问题,可以弥补传统纠纷解决机制存在的缺陷。第六章为结论,是对全文论述的总结。明确微信红包合同的概念和微信红包合同的法律性质,对于解决相关纠纷问题,促进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以自治限度这一公司法的基本命题为视角展开,在股份有限公司类型下探讨章程自治限度的问题。首先,章程在司法适用中存在众多的争议,尤其在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类型下,基于
我国司法改革的直接目标是实现审判独立、体现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提高司法效率,这与法官遴选制度改革目标异曲同工,因此,法官遴选制度改革也应该成为司法体制改革的关
法的合理性是衡量法治进步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合理性一词在韦伯的社会学理论中主要是指工具合理性及其制度化表现——形式合理性。在形式理性法中,通过在立法上建构一个自
未成年人受教育权,是宪法规定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教育法律法规确定的一般权利,也是《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专门法规定的特殊权利。在国际人权法视野下,未成年人受教育权的法律属性和价值日益突现。因此,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未成年人受教育权根据户籍标准,可分为农村未成年人受教育权和城镇未成年人受教育权两大类。目前,保障农村未成年人受教育权的实现是教育发展紧迫而特殊的任务。文章先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