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影的诞生和电影业的发展,电影中的人物拥有了超乎寻常的传播能力,其中备受瞩目的角色被受众记住并喜爱,这种喜爱延伸到了角色的扮演者身上,于是出现了明星。电影明星在各个文化层次的大众中受到青睐,正是他们对明星的几近疯狂的欢迎,奠定了明星在影业中的地位。电影业只是顺应了受众的这种对明星的渴望,建立了明星制。所以,电影界的明星制实际上是受众建立的,在其整个的建立过程中,受众是完完全全的、不容置疑的主宰。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传播途径的繁荣,电影电视与受众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了。影视明星与受众之间的认同关系研究也愈发重要。事实上,明星的社会影响力远比某一特定影视作品文本更具杀伤力。在影视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影视明星所具有的说教功能、娱乐功能和商业价值更加凸现出来。 影视作为大众文化传播中的一种重要传播途径,与社会的进步、文化的变迁的是息息相关的。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明星对于一部影视作品的成功与否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明星群体也成为影视产业中的重要链条。受众的认同是影视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那么,究竟怎样的明星,进而拥有怎样明星的电影,才能真正得到受众的认可呢?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的变迁,受众对明星的认同标准和认同心理都在发生着改变,上世纪末,“追星族”以前所未有的活跃姿态出现在影视产业中,追星文化体现着后现代文化的新特点。尤其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追星族在追星的过程中标榜自己,寻求自我身份的认同,而明星在保持一贯的说教功能、娱乐功能的同时,更加凸显了其市场功能。美国好莱坞、亚洲发达国家的影视明星产业运作都各具特点,对中国影视业的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明星与受众的关系如同鱼水关系,明星一直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受众,而反过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变迁,受众对明星的接受心理也在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也会反作用于影视明星,他们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中国的影视从业者能否更好地认识到明星之于影视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抓住明星认同与文化变迁之间的规律,更好的了解受众日益变化的需求,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影视产业的未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