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猪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810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很多产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生猪产业作为畜牧业中的支柱产业,无论是在国际还是国内市场上都占据了一定的地位。我国是世界上猪肉生产和消费的第一大国,2014年,我国年末生猪存栏量为4.66亿头,而排名第二的美国年末生猪存栏量仅为0.621亿头。我国生猪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与丹麦、加拿大等养猪强国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的不断推进,我国生猪产品所面临国际竞争必然愈加激烈。在这种宏观经济背景下,对我国生猪产品国际竞争力进行研究,提出提升我国生猪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对策,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首先,本文研究分析了近几年我国生猪产品的生产及对外贸易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是世界上生猪产品的第一生产大国,年末生猪存栏量占世界总存栏量的份额接近50%,但是我国生猪产品出口占世界生猪产品出口的份额却很低。出口数额较大的三种生猪产品是活猪、鲜冷冻猪肉、制作或保藏的猪肉罐头,生猪产品出口市场高度集中。其次,运用测定国际竞争力的各项指标对我国生猪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衡量。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生猪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总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活猪虽然有着极强的竞争优势,但与丹麦和加拿大比,还存有一定的差距,而鲜冷冻猪肉从2011年起失去出口竞争优势。最后,在波特竞争理论的基础上,对影响我国生猪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成本的不断增加,生猪产品价格持续走高,导致我国生猪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失去了价格优势,国际竞争力低下。此外,我国生猪产品的质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制约了生猪产业的发展。从生猪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间接影响因素角度出发,我国生猪的种类繁多,地方特种猪养殖业发展良好,我国居民对猪肉的消费一直处于上升趋势,这为提升我国生猪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供了良好基础。但是我国从事生猪养殖行业的人员缺少专业的指导,养殖不规范,技术推广机构等覆盖的范围不够,指导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金融机构对于生猪养殖行业所提供的的融资渠道等也有一定的门槛,使得生猪养殖行业在资金的获取方面缺少相应的扶持,相关支持性产业发展不健全。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我国生猪产业发展受限,无法在国际市场上提升竞争力,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我国的大部分油田都进入了中后期开采阶段。采油废水的产生量及污染强度在增加,对环境有较大的危害,然而目前采油废水处理方法均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寻求高效、低耗,环境友好
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利用光纤后向喇曼散射光谱的温度效应和光时域反射技术实现温度测量,它是一种利用既是传输介质,又是传感介质的光纤进行实时测量空间温度场分布的传感系统
轻钢装配式新型四合院是传统建筑工业化的探索和尝试。其目的一方面是使四合院这种传统建筑类型在建筑工业化飞速发展的今天,采用新建造技术新建筑材料,实现现代化的可持续发
群体博弈,即大量的匿名代理人群体参与的策略互动博弈,其为有关大群体间的策略互动模拟提供了一个简单且统一的研究框架.经典的群体博弈理论刻画了社会中个体选择的理性行为,
RNA-seq技术是第二代测序技术的一项重要应用。近几年,这项技术不断发展和改进,目前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基因组和转录组的研究上。本文针对RNA-seq的数据处理与主要应用展开了如
探讨生理学教学方法。提出在生理学教学中,教师如能灵活运用心理学知识,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可显著提高学生注意力,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