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T3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抑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crazy5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发性肝细胞癌是全世界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位于胃癌、食道癌之后居第三位。我国是原发性肝细胞癌的高发区,我国每年死于肝癌的人数,约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50%。近20年来,虽我国的肝癌治疗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位于癌症中第二位。SIRT3是沉默信息调节因子家族(Sirtuins, 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中一员,线粒体内主要的去乙酰化酶,近年新发现的一种抑癌基因,但当前,对于SIRT3在肝癌发病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尚无相关研究报道。因此,进一步研究揭示SIRT3在肝癌中的作用和功能,为肝癌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分为三部分:目的观察SIFRT3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在肝癌中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ting实验方法检测在32例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癌和癌旁组织及10例正常肝组织中表达情况,并分析及意义。结果1、免疫组化实验结果在32例肝癌石蜡组织标本中,共有19例呈阳性表达,但无强阳性表达,SIRT3的阳性表达率为59.38%(19/32);癌旁肝硬化组织中共例31阳性表达,SIRT3的阳性表达率为96.88%(31/32),其中18例呈强阳性表达;而10例正常肝组织中全部呈阳性表达,其阳性表达率为100.0%(10/10),并有7例呈强阳性表达。肝癌组织与癌旁肝硬化、正常肝组织相比较,SIRT3阳性表达率及阳性评分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癌旁组织与正常肝组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Western-blotting实验结果在32例肝癌组织中SIRT3蛋白的表达量(SIRT3/GAPDH)明显低于癌旁肝硬化组织的蛋白表达量及正常肝组织的蛋白表达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癌旁组织中的SIRT3蛋白表达水平略低于正常肝组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肝癌组织中SIRT3蛋白表达量与临床病例资料的关系结果32例肝癌组织中SIRT3的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AFP值、肿瘤大小及有无包膜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门静脉癌栓、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正常肝组织、肝癌癌旁组织中SIRT3呈高表达;在肝癌组织中SIRT3呈低表达或缺失提示在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目的构建SIRT3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HepG2细胞株,确定下步试验的最佳时间点。方法以临床获取的正常肝组织mRNA为模板,通过RT-PCR方法获得SIRT3基因全长序列,将其克隆连接pZsGreen-c1载体,进行序列、双酶切鉴定。采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重组质粒转染至肝癌HepG2细胞株中。将细胞株分为三组:pZsGreen-c1-SIRT3HepG-2组(实验组)、pZsGreen-c1HepG2组(实验对照组)和HepG2细胞(空白对照组),通过Western-blotting试验方法检测转染0h、24h、48h、72h、96h后,各组细胞中SIRT3的表达情况,并确定下一步最佳实验时间。结果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ZsGreen-c1-SIRT3,并将其转染至HepG2细胞株。Western-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转染48h后pZsGreen-c1-SIRT3HepG2细胞株中SIRT3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pZsGreen-c1HepG2组和HepG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后72小时为下一步实验的实验时间点。结论成功构建pZsGreen-c1-SIRT3的真核表达质粒并鉴定。目的观察pZsGreen-c1-SIRT3HepG2细胞株的增殖和调亡,并研究其初步作用机制。方法采用RT-PCR、Western-blotting实验方法检测HepG2、L02细胞株的SIRT3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的表达;采用MTT实验观察pZsGreen-c1-SIRT3HepG2、pZsGreen-c1HepG2和HepG2三组细胞株的生长、增殖;AnnexinV/PI双标测三组细胞株的凋亡率。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ting实验方法检测pZsGreen-c1-SIRT3HepG2细胞株、pZsGreen-c1HepG2细胞株和HepG2细胞株中SIRT3、Fas、Bax、P53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和WST-1方法检测三组细胞株中MnSOD含量。结果1、RT-PCR和Western-blotting实验L02细胞株中SIRT3表达量较HepG2细胞株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两组细胞株比较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MTT实验结果pZsGreen-c1-SIRT3HepG2、pZsGren-c1HepG2和HepG2三组细胞株的OD值随培养时间延长,OD值逐渐升高,呈时间依赖性,C组与A、B组细胞株培养48小时后不同时间点OD值、抑制率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细株培养48小时候不同时间点的OD值及抑制率之间比较的结果提示pZsGreen-c1HepG2细胞株生长受到了明显的抑制,且pZsGreen-c1-SIRT3HepG2细胞株培养48小时后的抑制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抑制率升高,呈时间依赖性3、AnnexinV/PI双标测三组细胞株凋亡率比较:pZsGreen-c1-SIRT3HepG2细胞组早期和晚期凋亡细胞期细胞,相对于pZsGreen-c1HepG2和HepG2两组细胞株都明显增多,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4、RT-PCR和Western-blotting实验pZsGreen-c1HepG2和HepG2两组细胞株中SIRT3、p53、Bax、Fas表达量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pZsGreen-c1-SIRT3HepG2细胞组中SIRT3、p53、Bax、Fas表达水平明显增加,它们的表达水平与pZsGreen-c1HepG2和HepG2两组细胞株比较之间显著性差异(P<0.01)。5、WST-1法检测了三组细胞株中MnSOD的含量,其中pZsGreen-cl HepG2和HepG2两组细胞株中MnSOD含量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性(P>0.01);pZsGreen-c1-SIRT3HepG2细胞组中MnSOD的含量较其他组的含量明显增加,与pZsGreen-c1HepG2和HepG2两组细胞株比较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1、pZsGreen-c1-SIRT3具有抑制HepG2细胞株的生长增殖,诱导HepG2细胞株的凋亡的作用;2、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SIRT3高表达上调MnSOD和p53的表达水平,及MnSOD上调Bax、Fas来诱导细胞凋亡。总结论1、在正常肝组织、肝癌癌旁组织中SIRT3呈高表达,在肝癌组织中SIRT3呈低表达或缺失;提示SIRT3在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2、成功构建pZsGreen-c1-SIRT3的真核表达质粒并鉴定;3.pZsGreen-c1-SIRT3具有抑制HepG2细胞株的生长增殖,诱导HepG2细胞株的凋亡作用;4、其可能作用机制是SIRT3高表达上调MnSOD和p53的表达水平,MnSOD上调Bax、Fas来诱导HepG2细胞株凋亡。
其他文献
数学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打开科学之门的钥匙。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及数学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新时期新背景下,加强对于新课改下提高初中数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且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的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8例纳入研究对象,予以其血浆置换治疗。对比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生产、资源、投资和贸易等要素交换频率加快,货物运输量面临广阔的增长空间,货运市场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加快建设和完善货运通道来担负日益增长的
子宫内膜增生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妇科疾病,越来越趋于年轻化,影响众多女性的健康。目前,评估子宫内膜的方法有如下几种:经阴道超声检查(TVS)、盐水灌注的超声宫腔造影术(SIS)
目的了解低年资护士危急症护理核心能力的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系统化培训对低年资护士危急症护理核心能力的干预效果;探索低年资护士系统化培训模式,提高低年资护士的危急症
<正> 现将教育部《关手职工大学、职工业余大学、高等学校举办的函授和夜大学毕业生若干问题的请示》,转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关于职工大学、职工业余大学以及普通高等学校
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进行工业环己烷氧化反应器系统扩产的研究。在数学模拟和分析的基础上,最终提出扩产方案:当扩产30%时,环己烷氧化反应器的体积可不增加,进料量增加30%,贫氧空气中
多发性骨髓瘤是血液系统浆细胞恶性肿瘤,以恶性克隆性浆细胞过度增殖,凋亡受阻,并引起骨质破坏以及单克隆免疫蛋白异常分泌,引起的各种组织脏器损伤为特征。虽然硼替咗咪等新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是一种表面分析技术,可实时在线检测固液界面反应,具有灵敏、快速、免标记等优点。SPR与电化学的联用(EC-SPR),作为SPR
目的探讨冠脉搭桥术手术室护理配合要点与心得。方法68例行冠脉搭桥术的患者,采用双色球分组法分为实验组(白色球)与对照组(黑色球),每组34例。实验组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