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叉上市中内外资股折溢价现象一直被广泛关注,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造成价格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两地市场的分割。由于不同市场在流动性、信息不对称、需求弹性、风险偏好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普遍被认为是造成内外资股折溢价的主要因素。相关研究发现,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开放,相继推出一系列不断扩大开放的政策,如:QFII/QDII、融资融券、沪深港通以及取消QFII/RQFII投资额度限制、沪伦通以及允许设立外资控股证券公司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对削弱两市市场的分割性具有积极的作用,进而改善了内外资股的折溢价现象。为此,本文主要研究在资本市场不断开放的背景下,探索研究影响AH股价格差异的影响因素,全面综合的考虑了传统的四大市场分割因素,即信息不对称差异、流动性差异、需求弹性差异以及风险偏好差异,在此基础上又加入宏观因素港币兑人民币汇率、微观因素公司治理等方面对交叉上市的AH股价格差异的影响,尽可能全面综合的探究其价格差异的具体因素。通过选取不同的样本区间、公司样本以及相应的控制变量构建了两个面板数据模型,并利用混合回归、个体固定效应以及双向固定相应等计量方法,分别检验了沪港通开通以及最近取消QFII/RQFII投资额度等政策的实际效力。实证结果显示,传统的四大市场分割理论因素对AH股价格差异具有良好的解释力。其他因素也对AH股价格差异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但在检验沪港通政策的实施效力时,却得出的相反的结论,沪港通的实施加剧了 AH的价格差异。取消QFII/RQFII投资额度的政策一定程度上也缩小了 AH股价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