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采用临床对照研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比较未给予干预措施和给予艾灸法、拔罐法、艾灸联合拔罐法,对血瘀气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患者腰痛症状的护理效果。为临床护理探索安全、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的研究方法,选取哈尔滨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骨科住院的血瘀气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按照住院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患者30例,分别为对照组、试验组A、试验组B和试验组C。在院内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对照组不给予其他护理干预,试验组A进行艾灸法、试验组B进行拔罐法、试验组C进行艾灸法联合拔罐法。采用下腰痛评价表(JOA)、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在入院当日和15天护理干预后分别对腰痛程度进行评分。将数据整理,录入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研究结果1.试验前,四组患者一般资料、下腰痛评价表(JOA)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各项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后,四组患者的下腰痛评价表(JOA)的得分,均高于试验前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得分,均低于试验前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试验后,下腰痛评价表(JOA)得分组间比较,试验组C与其它三组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得分组间比较,试验组C与其它三组,试验组A与对照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试验后,下腰痛评价表(JOA)自觉症状维度组间比较,试验组C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检查维度组间比较,试验组C与其它三组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常生活活动维度,试验组C分别与对照组、试验组A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试验后,四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C与其它三组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患者院内常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采用艾灸法和拔罐法或艾灸法联合拔罐法对血瘀气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干预均取得了显著效果。2.采用艾灸法联合拔罐法相比单一的艾灸法或拔罐法对血瘀气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患者的护理效果更显著,更能提高临床疗效3.采用单一艾灸法或单一拔罐法,对血瘀气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患者的护理效果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