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虚假诉讼中案外人利益的保护

来源 :辽宁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jingmonk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人们利用法律维权的意识不断提高,然而同时,我们身处的社会面临着诚信危机。民事诉讼领域中,双方恶意串通,利用诉讼来掩盖不法目的的虚假诉讼行为呈高发态势。据浙江省一些基层法院的反映,近九成的法官称所谓的虚假诉讼案件自己曾经有所接触,有近八成的法官称虚假诉讼案件的数量呈递增趋势。面对如此形势,现有法律的规制就略显苍白。新的民事诉讼法第112条和第113条对虚假诉讼行为进行规制,但对于虚假诉讼中受害案外人的救济途径却没有做出明确规定,使得虚假诉讼中的裁判文书成为侵害案外人权益的根据。长此以往,却得不到有效规制,不仅浪费司法资源,损害无辜案外人的合法权益,更有损司法权威性,最终危及社会和谐。鉴于此,加强对虚假诉讼的规制,完善虚假诉讼中案外人利益保护的救济途径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对虚假诉讼行为进行规制,进而保护案外人的利益,首先要明确其概念。由于我国法律目前未对此行为做出明确规定,使得各种理论观点不断提出,众说纷呈。在本文的第一部分,通过将虚假诉讼和诉讼欺诈、恶意诉讼的对比分析,对案外人进行界定,进而总结出虚假诉讼和案外人的概念;对虚假诉讼中案外人利益保护途径的寻求,要从现有法律规定为出发点进行研究。本文简要总结了比较典型的几个国家及地区的法律对虚假诉讼的规制,也列举了我国法律对虚假诉讼中案外人利益保护的规定以及适用现状,从事前和事后两个角度出发,发现了法律适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因而需要提出切实可行的救济途径,充分保护虚假诉讼中案外人的利益;本文重中之重在于对虚假诉讼中案外人的救济途径提出基本构想。从事前保障措施和事后救济方式两个角度出发,寻求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案外人利益的保护体系。在事前保障措施中,规定当事人的诉讼真实义务、确立法官的职权告知义务以及完善诉讼参加制度并建立信息联动机制;第三人撤销之诉、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以及赋予案外人提起损害赔偿之诉的权利,都是可行性较强的事后救济方式。各个救济方式之间的适用关系,也是本文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期待本文对理论研究和司法活动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其他文献
我国能源资源具有富煤缺油少气的特点,石油资源匮乏。自1993年以来我国石油主要依赖进口,对外依存度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截至2010年,我国进口石油占石油总量的比例已达54%,严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历着热火朝天的城市建设。随着广州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旧城区的空间肌理和建筑形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广州市越秀区中南部存在着大量具有传统
<正>发展中国托盘共用事业的必要性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各国都致力于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中国于2009年1月1日正式实施了《循环经济促
<正>"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建立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优先整合和利用现有物流资源;加强物流基础设施
现代物流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了较大的关联性和互补机制,旅游产业供应链运作中客观上需要引入现代物流理念对其运作经营和管理服务进行整合和改造。首先分析了旅游产
邓小平有关社会公平的思想是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公平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在新时期的结合。本文一共分为五个部
中央厨房是近些年来涌现出的新型食品加工建筑类型,是食品加工与冷链物流的有机结合。对此领域工程设计研究尚属于摸索阶段,结合工程实例对该类建筑设计中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初
依靠燃烧汽油、柴油作为主要驱动力的传统汽车所产生的尾气排放导致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为解决这个严峻的问题,各个国家力求寻找发展一种新能源汽车能够有效地降低大气污染。
2008年“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机,如飓风席卷正享受区域生产网络带来高速发展及经济效益的东亚经济体。其对东亚的金融系统未带来较大冲击,由于东亚的贸易结构存在缺陷及垂直
财务会计管理是铁路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一环,其管理效果将直接影响铁路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铁路财务会计管理之中,在提高管理效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