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国内外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近些年频频发生的自然灾害给小麦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为保证小麦持续再生产和稳定农民收入,用好WTO规则中的“绿色”政策,建立并完善政府支持的小麦保险制度是很必要的。河南省作为小麦主产区,2010年6月28日新增了政策性小麦保险,以河南省为例研究如何更好地开展政策性小麦保险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围绕政府近年来出台的相关政策,了解发展政策性小麦保险的背景和意义,同时概述国内外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实践概况,探究小麦政策性保险发展的趋势;继而从河南省政策性小麦保险开展过程中的主要参与主体即农户、保险公司和政府出发,通过对各参与主体的行为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参与主体的行为特征、互动机制及政策性小麦保险发展的影响因素等,这是论文的核心内容;然后继续从河南省政策性小麦保险发展主体出发,分析小麦保险发展的问题和原因,其中来自农户的问题主要为需求低,表现为:农户保险认识差、农户参保意愿低;来自保险公司的问题有:农险经营积极性不高、政策依赖性强、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等;来自政府的问题有:经营管理机构体系不健全、政府财政支持力度不足、保险方案设计缺乏科学依据、保险范围较窄、监管机制不健全等。最后总结出相应的对策,比如:一、提高农户投保积极性就要加强宣传引导、通俗化小麦保险条款、满足农户保险需求、推进农村信贷;二、增强保险公司的经营能力要注重建立巨灾风险防控机制、加快自主创新和人才培养等;三、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调加强法律法规保障的同时,提出了完善经营管理体系和财政补贴的措施,并对河南省小麦保险进行了风险区划及费率厘定。通过以上措施以正确规范和引导行为主体行为,促进小麦保险的顺利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