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在较低储蓄水平上谋求较高投资水平,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增长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双缺口”模型给出了一个很好的解决途径改革开放后,中国引入外资的实践与“双缺口”模型相背离,在国内储蓄充分的情况下仍然涌入大量的外资,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双溢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引人思考双缺口中国悖论受到对外资的利用程度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有效率金融资源在经济各部门中的合理配置等多方面的影响,上述影响因素均属于金融效率的范畴,因此将金融效率作为造成双缺口中国悖论成因的重点考虑对象,金融效率分为经济指标和金融指标,作为涵盖金融资源配置各个环节的综合性指标,金融指标可以进一步分为金融总体指标金融中介指标直接金融指标几个方面构造双缺口背离程度指标,运用1985年-2008年金融效率中最重要的几个相关衡量指标:金融相关比率货币化程度指标金融稳定性衡量指标银行资金运用效率指标货币结构指标的数据与其进行时间序列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双缺口背离程度受金融稳定性衡量指标的影响效果最大构建包含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实证研究结果再次表明我国金融稳定性对双缺口背离程度具有积极的意义,另外银行资金运用效率的提高也对减少双缺口的背离程度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着力提高我国金融效率,加强金融市场传导机制,优化金融机构效率的同时,应更注重于提高我国金融稳定性和银行对资金的运用效率,从而缓和双缺口模型的背离程度的继续扩大,更好地利用国内资金进行经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