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传统的家庭教育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研究中往往认为家庭教养对青少年行为方式的影响是一种完全内部的家庭行为,外部介入因素影响不大。通过之前的项目实践,实习期间对儿童社会工作的经验,以及课外兼职活动中对青少年的大量接触,发现社工介入后对青少年的性格特质,行为习惯,学习生活方式往往会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介入与家庭教养影响儿童行为方式之间有一种正相关的关联。课题从社工介入入手,通过详实的个案研究,探讨改善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行为方式的影响。对国内外有关父母教养方式研究现状梳理的基础上,明确了研究目的和思路;并且查阅文献找出教养方式可能出现的问题和不利于儿童成长的影响因素,基于此,社会工作介入才是必要和有实际意义的。根据文献总结出的问题和案主的情况进行比较,把介入前后案主的行为方式进行对比分析是本研究介入成果的体现。个案工作介入典型案例是研究方法。通过对样本家庭个案工作实务的记录、分析与反思,观察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行为发展的影响,从接触,递进,转变和巩固评估几个阶段来详细记录个案工作的全过程;并在对个案工作实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社会行为的影响进行再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并且得出结论并进行反思。通过介入前后儿童行为变化的对比分析,发现社工介入家庭教养方式的改变,对儿童的行为会产生积极影响;沟通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亲子关系的良好有利于儿童的行为变化;相比于其他三种教养方式,权威性教养方式可以通过家长的不断学习得以掌握。通过个案的介入,给家长提供更科学合理的方式引导和教育儿童的社会化行为,为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提供更加有益的家庭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