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oD在大鼠脑发育过程中的差异性表达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82970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神经源性分化因子(Neurogenic Differentiation,NeuroD)在大鼠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表达量及部位的变化情况,进而研究其对神经分化的影响。方法利用神经细胞标志分子NSE和星形胶质细胞标记分子GFAP,对发育不同时期的大鼠脑组织进行NeuroD与NSE、GFAP的共标记免疫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蛋白在鼠脑中的分布情况;利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对NeuroD蛋白在各脑组分和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利用RT-PCR方法检测NeuroD mRNA在大鼠脑不同发育时段的表达变化,进而确定NeuroD在鼠脑发育过程中表达的时空特异性。结果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NeuroD蛋白(绿)分布区域与神经元(NSE)(红)相重合,与星形胶质细胞(GFAP)(红)部分相符。NeuroD主要分布于大脑皮质,其次在小脑也有部分表达,在间脑内,NeuroD在侧脑室附近见有多量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结果显示,NeuroD在脑组织各组分中均有表达,其中以大脑皮质表达最为丰富,其次为间脑和小脑。NeuroD蛋白在大鼠脑发育的不同时期都有表达,从神经管发生的E9.5天到脑形态初步建立的E12.5天,NeuroD的表达呈现明显升高,E12.5天达到最高峰,在胚胎发育的晚期,脑组织形态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在E21.5天脑组织各部分进一步成熟,此时NeuroD达到第二次高峰,而出生后NeuroD表达无明显的差异。NeuroD mRNA在E7.5天时即开始有表达,目的基因和β-actin在E10.5天至E12.5天之间先后达到高峰,出生前(E21.5天)形成第二次表达高峰,RT-PCR结果与Western-blotting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大鼠脑组织中,NeuroD的表达在时间和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在神经系统发育早、中期,即从E9.5天神经管闭合至E12.5天形成前脑、中脑和后脑的发育原基,和胚胎发育的后期,即E21.5天脑组织各部分进一步成熟,脑组织形态得到进一步的完善,NeuroD的表达均有明显升高,而出生后NeuroD表达无明显的差异,推测NeuroD的主要作用有:1、对神经细胞的早期形成、分化起作用;2、在神经系统成熟阶段对神经细胞间的突触联系的进一步完善也有一定作用;3、NeuroD在侧脑室附近也见有明显表达,推测其可能与室管膜上皮下的神经干细胞迁移分化有关,还有待进一步实验证实。
其他文献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作为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再狭窄的发生却严重限制了它的远期疗效。Krüppel样因子(Krüppel-like factors,KLFs)是
尾加压素Ⅱ(urotensinⅡ, UⅡ)最早是从硬骨鱼的脊髓尾部垂体中分离出的生长抑素样环肽,后来证实从软体动物到哺乳动物体内均有存在。UⅡ及其受体GPR14(G-protein coupled re
摘要: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关键,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也是一样,要想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就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课堂导语设计的重视程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导语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障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最终完成教学目标。为此,本文主要对优化高中语文课堂导语设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导语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7
牛奶的妙用  除鱼腥味——炸鱼前先把鱼浸入牛奶中片刻,既能除腥,又能增强鲜味。  除蒜味——喝一杯牛奶,可消除留在口中的大蒜味。  去酒渍——如果白衬衣上留下了酒迹,可用煮开的奶擦拭,即可去起污迹。  去水果渍——变味的牛奶能去掉衣服上的水果渍。在痕迹处涂上牛奶,过几小时再用清水洗,就能洗干净。  消除眼肿——早晨起床眼皮肿了,用牛奶加一点醋和开水混合,然后用棉球蘸着在眼皮上反复擦5分钟,再用热毛
期刊
摘要:语文是一门基础的学科,在高中阶段同时也是重要的学习科目,对于学生的考试成绩有重要的影响,而且对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产生更加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应该转变自己落后的教学观念,提升教学能力,采用更加多样的创新型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主要探究了实现高中语文高质量教学的策略,以期与广大同行教师共同研究交流。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高质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