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资源开发是我国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一个新亮点,国家教育部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了课程资源的概念并要求重视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明确指出“积极开发、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框架中的一个创新点就是设置了必修模块的同时开设了选修模块。选修模块的设置增加了地理教学的专业性、趣味性和系统性,这样改革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以兴趣引领课堂,回归生活,构建开放式课堂的新课程理念。但选修课课程资源的开发无形中提高了对地理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尤其是对具有接近乡村教学环境的县级中学地理教师来说,如何有效地开发与利用好县级中学地理选修课课程资源成为当前地理教学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当前县级中学地理选修课课程资源开发不足的现状,探讨了切合县级中学实际教学环境的开发途径,并进实践案例分析。第一章绪论中主要论述了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同时简单分析了当前县级中学地理选修课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第二章界定了相关概念并分析了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依据县域教学环境的实际,整理了县级中学地理选修课课程资源的分类、特征与开发原则,同时制定了课程资源开发的一般程序;第四章立足教材、教师、图书馆、学生、实践活动、家庭教育、多媒体网络、乡土地理八个维度分析了地理选修课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并就每一途径提出了开发的原则与策略;第五章选取了四个课程资源开发案例来展示地理选修课课程资源开发的具体操作过程;第六章对县级中学地理选修课课程资源的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