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LTP和TR1基因大豆的获得及双元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ileenliu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豆(Glycine max (L.) Merr.),是重要的油料、食用和饲料作物,也具有广泛的工业用途。基因工程作为一种新的育种方法,已经在很多作物中得到应用。目前常用的大豆转化方法主要有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花粉管通道法、电激法、聚乙二醇法等。最常用的两种方法是农杆菌介导法和基因枪法。本研究中,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子叶节转化方法,分别将植物脂质转运蛋白基因LTP和耐热基因TR1转入大豆中,各获得6棵和12棵阳性植株。其中,转LTP大豆的丛生芽诱导率为73.74%,植株再生率为9.0
其他文献
随着新配方汽油(RFG)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普遍提高了对汽油品质的要求,催化重整是以石脑油为原料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组分和芳烃的重要手段,同时可向加氢装置提供大量廉价的氢气,是
HPA-H2O2-PTC相转移催化氧化体系广泛用于有机合成反应中,由于H2O2价廉易得,无污染,杂多酸(盐)在反应体系中表现出较高催化活性,所以成为引人注目的研究方向。在相转移条件下,具有
全球范围内气温持续升高,许多地区更是出现了持续干旱、冰川融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等一系列灾害,温室气体CO2不仅对环境而且对人类健康都造成了不可磨灭的恶劣影响。传统的CO2转化方法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氢来源问题,二是能耗问题。考虑到以上问题,针对高效催化等方面,我们最终选择光电催化还原CO2的方法。因为光电协同催化反应一方面利用太阳光激发产生光生电荷,减少外界电子输入,降低能耗;另一方面利用外加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