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甘薯花色苷的结构鉴定以及稳定性和功能性的研究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27次 | 上传用户:heisheng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紫甘薯属旋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新近开发出的一类优良特异的甘薯品种。紫甘薯花色苷(Purple Sweet Potato Anthocyanins,PSPA)是从紫甘薯的块根中浸提出来的一种天然红色素,它无毒,无特殊气味,具有多重营养、药理和保健功能,是一种开发前景广阔的天然食用色素资源。本实验对紫甘薯花色苷进行了结构鉴定,同时对其稳定性以及功能性进行了研究。1用HPLC-MS联用法鉴定了中国5个主要紫甘薯种植品种中花色苷的含量及组分。5个品种包括紫薯038、群紫、京6、济18以及紫罗兰。结果显示紫薯038提取物中的花色苷含量是最高的,为9.66mg/g·dw。从这5个品种中共鉴定出12种花色苷组分,每个品种的组分各有差异,并分别从紫薯038和济18中发现一种新花色苷组分,其质荷比(m/z)为1083,推测其结构可能为芍药素3-阿魏酰-对羟基苯甲酰槐糖苷-5-葡糖苷。2采用HPLC-MS法测定3种加工方法对紫甘薯(美国黑紫)花色苷含量及其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烤薯、炸薯以及蒸薯3种加工方法均降低紫甘薯花色苷含量,其花色苷残余率分别为炸薯(93.7%)、蒸薯(87.1%)和烤薯(60.0%),进一步研究发现紫甘薯中双酰化的花色苷稳定性高于单酰化花色苷,咖啡酸酰化的花色苷组分稳定性高于对羟基苯甲酸酰化花色苷。结论:炸和蒸的加工方法能有效维持紫甘薯花色苷含量。3实验研究了pH值、温度、金属离子以及食品添加剂对紫甘薯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H影响花色苷的稳定性,pH6.0时花色苷降解最快,pH4.0时紫甘薯花色苷最稳定;低温能显著保持紫甘薯花色苷的稳定性。Fe3+对花色苷稳定性无明显影响;K+、Ca2+、Mg2+、Cu2+使花色苷的吸光度增加,具有增色作用,同时还能增加紫甘薯花色苷的稳定性;葡萄糖对紫甘薯花色苷具有一定的增色作用,同时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山梨酸钾对紫甘薯花色苷稳定性无显著性影响;过氧化氢对紫甘薯花色苷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Vc对紫甘薯花色苷具有一定的增色作用,但对其稳定性有破坏作用。4本文从还原能力和对自由基清除能力等方面对紫甘薯花色苷的抗氧化能力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紫甘薯花色苷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对ABTS自由基均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在试验浓度范围内,其对应的最大清除率为53.15%。此外,本文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6个品种紫甘薯花色苷对DNA的保护作用。利用EB(溴化乙锭)作为荧光探针,测定紫甘薯花色苷存在时,DNA与EB混合液的荧光强度。结果表明,紫甘薯花色苷对DNA有保护作用,并且随着紫甘薯花色苷含量的增加荧光强度逐渐降低。
其他文献
宋代以来,一种名为“倒挂鸟”的美丽珍禽因为羽色艳丽、外形小巧、习性特殊而得到文人雅客的关注和吟咏。文章通过整理古代笔记、方志和诗文中的相关记载,对倒挂鸟的外形、习
以磷酸、线性体、二甲基硅油为原料制得硅基磷酸酯。研究了硅基磷酸酯用量(硅基磷酸酯中磷酸与催化剂KOH的量之比)对二甲基硅油热分解温度、浊度的影响,同时与传统中和剂磷酸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成了社会各个领域所重点关注的问题,国民的节能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地提升。其中暖通工程的节能不仅
以图尔加诺住宅为例,细致分析了西班牙建筑大师阿尔伯托·坎波·巴埃萨作品中所体现出的理性控制与感性创作。在精准控制一个边长10m的方盒子的基础上,巴埃萨贴切合理地设置
胃癌癌前病变是包括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在内的胃黏膜及腺上皮的某种病理变化,是肠型胃癌发生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鉴于目前胃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早期诊断和干预
<正>一般认为,汉语的姓是不能单独用作面称来称呼别人的,若要使其成为能单说的称呼,往往要在姓的前后加上别的成分,譬如:"小/老+姓"(小陈、"
中国传统行政制度及其文化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演变过程中,积淀丰富的行政实践经验和丰厚的行政文化、行政思想及学说底蕴。本研究基于对商周至甲午战争以前中国传统行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