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道德伪善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同一道德违规行为进行评判时持有双重标准,即在道德判断上对自己宽松而对他人严苛的现象。道德伪善的双加工理论认为道德伪善的产生涉及认知加工和直觉加工,道德伪善可能是个体的认知加工系统对自己的道德违规行为进行有意识地辩护和合理化,以维护道德自我形象的结果,本质上是一种自利性的道德判断。但是,并没有相关实证研究探索直觉和认知加工系统对道德伪善的直接影响。与此同时,道德伪善的产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伪善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同一道德违规行为进行评判时持有双重标准,即在道德判断上对自己宽松而对他人严苛的现象。道德伪善的双加工理论认为道德伪善的产生涉及认知加工和直觉加工,道德伪善可能是个体的认知加工系统对自己的道德违规行为进行有意识地辩护和合理化,以维护道德自我形象的结果,本质上是一种自利性的道德判断。但是,并没有相关实证研究探索直觉和认知加工系统对道德伪善的直接影响。与此同时,道德伪善的产生也涉及对自己和他人心理行为意图的加工,并且与自我-他人中心问题的解决密切相关,而这些与观点采择和共情密不可分。因此,右侧颞顶联合区(rTPJ)作为主管观点采择和共情的脑区,调节此脑区的活跃程度应会对道德伪善产生一定影响。然而,目前为止并没有相关研究证明右侧颞顶联合区在道德伪善中因果性作用。综上,本研究借鉴并改编Lammers(2012)的道德情景,使用三个系列实验探索直觉性和分析性思维对道德伪善的影响,并使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调节右侧颞顶联合区的活跃程度,探索观点采择和共情对道德伪善的影响,为消除道德伪善提供神经生理方面的干预途径。实验一采用2(有、无时间压力)× 2(自我、他人道德违规行为)被试间实验设计。首先将被试随机分派到时间压力组(直觉性思维)和无时间压力组(分析性思维),然后完成相应的道德情景评定任务。实验二采用2(分析性思维启动组、直觉性思维启动组)×2(自我、他人道德违规行为)被试间实验设计,使用启动的方法,激活被试的直觉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然后完成道德情景评定任务(同实验一)。实验三采用2(阴极、阳极刺激)× 2(自我、他人道德违规行为)被试间实验设计,被试首先完成人际反应指标问卷,紧接着将被试随机分配到阳极刺激组(激活组)和阴极刺激组(抑制组),分别接受大约20分钟的经颅直流电刺激,然后完成相应的道德情景评定任务(同实验一),最后填写正性负性情绪量表。研究结果表明:1)时间压力组被试对自我道德违规情景与他人道德违规情景的评价不存在显著差异,即没有出现道德伪善现象,被试对自我和他人持有一致的道德标准;而无时间压力组被试对自我道德违规情景与他人道德违规情景的判断存在显著差异,被试对自我道德违规情景的评价得分显著高于对他人道德违规情景的评价得分。2)与实验一结果一致,直觉思维启动组的被试对自我道德违规行为的评价与他人道德违规行为的评价没有显著差异,即不存在道德伪善现象;而分析思维组的被试对自我道德违规行为的评价显著高于对他人道德违规行为的评价,即出现了道德伪善现象。3)阳极刺激组的被试对同一道德情景的评价时,对自我道德违规行为和他人道德违规行为的判断标准不存在显著差异,即道德伪善消失;但是,对于阴极刺激组而言,被试对自我道德违规行为的判断标准明显比他人道德违规行为的判断标准更加宽容,即道德伪善仍然存在。因此,时间压力是道德伪善的重要影响因素,有无时间压力下的被试会表现出不同的判断标准。其次,思维方式是道德伪善的重要心理机制。分析加工占优的思维方式易于引发自利性认知偏差,对道德伪善有易化作用。最后,右侧颞顶联合区(rTPJ)的激活,显著抑制了被试的道德伪善行为。说明被试观点采择和共情能力的增强可以抑制自利性认知偏差,促使个体以慷慨公正的标准对待自己和他人,从而减少道德伪善行为。
其他文献
随着竞技健美操项目的持续发展,比赛竞争日益激烈,难度组合已成为高水平运动员成套动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运用运动学原理对难度组合C386接C288动作技术进行研究,分析该难度组合动作结构,每一阶段相关关系及技术特征,构建难度组合C386接C288的动作技术模型。同时通过对落起阶段与第二次腾空阶段重心最高时刻高度进行相关性分析,找出连接前难度C386与后难度C288的核心要素,增强教练员与运动员在
协同的可见光氧化还原催化与过渡金属催化策略因其能够在温和条件下实现多种化学键的高效构建,最近几年来受到化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具体而言,通过光氧化还原催化过程,一方面可以产生高活性的自由基物种,另一方面还通过调节过渡金属催化剂的价态或者通过能量转移活化金属催化剂物种,从而提高金属催化剂的反应活性,从而实现传统的单一金属催化所不能实现的反应过程。在本论文中,我们首先总结了近年来协同的可见光催化和镍催化在
特殊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残疾少年儿童同在蓝天下,接受公平良好的教育,是我国人道主义精神和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大国形象的重要标志。因此“特殊儿童”的受教育问题就成了弱势群体中人们普遍关注的对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教育部等七部委于2010年共同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其中第十章为“特殊教育”指出:“各级政府
“龙”是中华文化的产物,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有了“龙”的形象,后经逐步发展,更有了其独特的含义,成为权力的象征、祥瑞的象征,成为今天人们观念认同中的“龙”在中国,因“龙”属水的特性,所以在佛教文化传入后,“龙”又被赋予了新的形象,有了更加确定的功能,而且受到统治者的大力宣扬,并封“王”。水陆画蕴藏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且在宗教、历史、艺术等诸多领域都有所涉及,在我国民间,也是十分重要的视觉文化
我国高校每年都会申请大量的专利,但专利转化量和专利转化率都呈现“双低”的局面。专利申请量大、专利转化量少、专利转化率低等客观现实显然需要加以改变,否则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与发展难以完成。尽管近三年专利转化量出现了“井喷”,但专利转化率仍旧偏低,困扰专利转化的理论突破口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事实上,高校专利转化的问题就是高校教师的专利转化问题,如果能提高高校教师的专利转化量和专利转化率,高校专利转
该文是纽马克文本类型理论视角下基于社会科学类学术文本《丝路新思》(节选)的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学术文本的类型很丰富,而很多译者将纽马克的翻译策略应用于学术文本的翻译实践时,缺乏对学术文本类型的进一步细分,极易造成策略与方法的不恰当使用。通过总结前人在学术文本翻译方面的经验和不足,该报告强调译者在纽马克文本类型理论的指导下,在翻译学术文本之前应首先对其学术类型予以区分,明确其学术文本类型,该报告中将
贫困一直是社会经济、民生领域重点关注的议题,随着整体性、区域性的贫困治理向精准扶贫的深入,农村贫困、老年贫困等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救助。但是,近年来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各种制度在不断推进,生活在城镇的青年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困境,青年贫困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因此,本文以城镇青年为研究对象,探究城镇青年处于何种贫困,解决不同因素对城镇青年贫困的影响。青年贫困能够得到充分的解决,对于国家扶贫工作也是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由于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认知功能逐渐下降,在生活中容易出现认知失败的现象。这些小失误看似无关紧要,但可能会干扰老年人日常活动的顺利进行,甚至可能造成安全隐患,危害老年人的健康生活。因此,探讨老年人认知失败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往研究表明了刻板印象威胁会引起老年人在认知任务上的表现变差,并且由于消极的老化刻板印象在生活中普遍
在资源匮乏、环境污染情况严重的当下,环保产业承担着全球绿色经济转型的重担,而绿色技术创新作为承载着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追求的综合性技术创新也是未来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向。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因此环保产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对实现经济的绿色发展、推动美丽中国的建设尤为关键。企业作为经济活动和技术创新活动最关键的主体,唯有提升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才能推进整个环保产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因此从企
水陆画是举行水陆法会时在水陆道场中悬挂供奉的宗教人物画,图像涉及儒释道三教内容,形式以壁画和卷轴画居多。本文以山西稷山县青龙寺腰殿水陆画为中心,通过实地考察及对已有相关资料进行查询,对青龙寺历史沿革,腰殿水陆壁画各壁内容、绘制时间、整体布局、构图、题材、图像配置结构、艺术特征等多方面进行了回顾和分析。文章着重对南壁往古人伦图像进行研究,对往古人伦图像的构图形式、图像配置、榜题、图像身份及含义进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