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勤(DTT)2010年末发布报告指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从交易数量看,2009年下半年至2010年上半年,中国的海外并购交易出现爆发式增长,交易总额达342亿美元,完成海外并购交易共143宗,平均每季度36宗。相比之下,2003年至2009年上半年期间,季度平均交易量仅为16宗。2011年4月,美国亚洲协会(Asia Society)发布报告称,中国的海外直接投资正处在一轮指数级飙升的起点。预计到2020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总额有望高达2万亿美元。中国已经在美国50个州中的35个州拥有业务。但整体而言,中国仍是相对较小的对美投资者;在这方面,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只与新西兰和奥地利相当。可见,与经济总量相比,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尚处于初级阶段,面对复杂多变的新形势,企业需要全方位做好准备。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历史演进、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绩效研究为核心和逻辑起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战略、风险等角度深入探讨和总结造成并购绩效不显著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和措施。本文研究成果,希望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包括:“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历史演进及现状”部分。本章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萌芽阶段、准备阶段、起步阶段和增长阶段,深入分析其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海外并购绩效较差成功率低、海外并购大多缺乏战略规划、对海外并购风险估计不足、缺乏文化整合经验、缺乏具有国际管理经验的人才、信息不对称导致对并购目标认知存在偏差、海外并购中存在很多“暗礁”等。“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绩效研究”部分。本章选用2007—2009年A股发生海外并购的21家企业作为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进行了实证研究。本研究认为市场对于并购公告的总体反应是消极的,海外并购并未能真正提升企业价值,相反在短期内降低了投资者预期。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是“战略”和“风险”两个方面,继而分别从战略和风险两个维度对企业海外并购进行深入研究。“基于绩效视角的企业海外并购战略研究”部分。本章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战略划分为公司层面上的企业战略、业务层面上的发展战略和职能层面上的发展战略等三个层次。据此,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战略体系划分为四部分:整体战略目标的制定、战略步骤的安排、局部战略重点的把握和战略措施的执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战略目标包括获取海外资源、开拓国际市场、获取先进技术以及扩大企业规模等;战略步骤包括计划阶段、决策阶段、组织阶段和操作阶段等;战略重点包括并购战略选择的确定、目标企业的选择、谈判和并购后的整合等;战略措施包括政府宏观层面和企业微观层面。本章运用SWOT分析法,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战略模式选择:合作性战略模式、进攻性战略模式和防御性战略模式。最后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流程进行了再设计:并购前、并购中和并购后的流程。“基于绩效视角的企业海外并购风险研究”部分。本章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进行了重分类,主要包括战略风险、政治法律风险、文化风险、财务风险和其他风险等;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管理涵盖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三个方面。本章运用风险评估模糊测评法对兖州煤业澳洲并购风险进行了简要分析;从政治风险、法律风险、财务风险、文化风险和战略风险等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案例研究一中国上汽并购韩国双龙”部分。本章运用会计指标和事件研究法分别对上汽并购双龙的长期绩效和短期绩效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启示:以战略为导向做好并购前的尽职调查、为防范风险制定详细的并购整合计划、重视文化冲突和长期文化整合、重视提高自身的跨国并购管理能力等。本文的创新之处和主要局限为:本文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绩效为研究核心,以战略、风险为支点,进行了深入研究。鲜有用这种方式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绩效进行研究和评价。本文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划分为四个阶段:萌芽阶段、准备阶段、起步阶段和增长阶段,这种划分方式属首次。本文将全文的逻辑线“微化”到对上汽并购双龙的案例研究,以案例研究验证全文,这种安排也是一种尝试。绩效的内在价值,除了会计指标以外,还有诸如市场占有率、社会效益等指标,本文没有对这些指标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对于海外并购的研究,还有很多未涉及之处,例如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并购时机的选择、并购的经济后果尤其是税收影响等。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无疑将充实本研究的内涵和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