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馆作为中国社会发展历史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较为独特的经济文化现象,是随着城市经济和市民文化的发展而自然兴盛起来的。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是城市研究比较关注的问题,在西方有相关的关于酒吧、咖啡馆的研究,在中国就是茶馆。茶馆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联,在近代及以前的中国城市社会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公共空间之一,承担着广泛而复杂的社会功能。改革开放后,茶馆在城市复兴,在城市中可以说是又一新的公共空间出现,对其研究就显得非常有意义。饮食休息、信息交流、社会交往、休闲娱乐是茶馆的基本功能,现今的茶馆仍是人们同时饮食空间、休闲空间、信息交流空间、社会交往空间和娱乐空间,只是现今茶馆功能的发挥和表现形式与以前的茶馆有很大的不同。通过对茶馆功能的考察,茶馆功能的变迁具有一定的逻辑性:茶馆功能的持续性和变化性;茶馆功能的综合与分化;旧的茶馆形式消失后在新的空间承继;茶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展示。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导论。主要是对研究问题、核心概念、既有研究和研究方法的介绍。第二章是作为公共空间的茶馆。介绍茶馆作为公共空间的形成与发展,及其作为消费的空间和功能衍生,近代上海的茶馆和当代茶馆的复兴,在城市中形成新的公共空间。第三章是城市茶馆空间与功能。饮食空间、休闲空间、信息交流空间、社会交往空间和娱乐空间下茶馆的功能。第四章概括茶馆功能变迁的逻辑。第五章为结论和讨论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