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视野下人的精神需要问题探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mei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总是在不断拷问所处时代的精神状况,这种拷问要求直面问题本身,其目的在于推动时代精神的健康走向。现时代是现代化取得巨大成就的时代,但从哲学批判和人学研究的角度看,这又是一个问题丛生的时代,而人在精神领域出现的问题又尤为突出。当前,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和进步,人们的思想、情感、精神世界却出现了危机,一些人出现了信念信仰虚无、消费主义盛行、庸俗文化泛滥、人的“物化”现象严重等等一些精神需要问题,使人陷入迷茫、空虚和痛苦之中,处于精神焦虑和人生意义迷失的状态。这些问题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不和谐的杂音,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发展与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的不断得到满足的身心和谐的社会,物质丰富而精神贫困或相反都是不和谐的。因此,能否建立和谐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要受到精神方面指标的影响,人们的精神、情绪、心理和信念、信仰、理想等直接影响着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的和谐程度。所以,应该把生产过程中单一的物质需求,过渡到一个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并存、平衡的时代,物质与精神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两者只有和谐并进,中华民族才能腾飞。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大背景下去研究和探讨人的精神需要问题,是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脉络。本文以精神需要的基本内容为出发点,以和谐社会为切入点,尝试分析了人的精神需要存在的问题,并试图从精神需要方面提出一些有益于和谐社会构建的对策和建议。本论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精神需要理论思想的历史来源,对精神需要理论进行了简要的历史回顾和梳理,同时,还分析了精神需要的内涵、构成要素、特征及其作用,为以后的论述做好理论铺垫,为研究精神需要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简述了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高度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的理解,分析了人的精神需要对于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论述了构建和谐社会下我国人的精神需要出现的主要问题,如人的精神需要难以满足、人的生存片面化、信仰信念的虚无、交往的功利化等等,造成了一部分人出现了精神危机。第四部分是根据精神需要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从发展生产力、教育文化等方面,对精神需要的对策思路做了初步探讨,以期通过此论述达到抛砖引玉,求教于学界同仁。
其他文献
青岛海湾大桥60 m箱梁截面高、体积大,腹板为斜腹板构造。在模板拼装过程中,采用精确的测量控制技术保证模板拼装精确度,几何尺寸符合规范要求,确保构件之间连接准确,为箱梁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东亚各国为了增强东亚地区的竞争力和应对危机的能力,在97年金融危机的推动下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区域合作。在政治方面,以“10+3”领导
山楂(Hawthorn),别名红果,蔷薇科山楂属(Crataegus)植物,山楂果营养丰富,是最早被列入食药兼用的水果之一,具有消食化滞,行气散瘀等功效。山楂果中起消食导滞作用的有效成分是有机
目的探索科学的护士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应和效能。方法2004年11月,深圳市罗湖区各区属医院按照公平、激励、竞争的原则,设计了医院护理人员目标式量化考核标准,建立护理人员综合
目的:研究临床痰标本中分离得到的脓肿分枝杆菌,进行3种头孢类抗生素的体外药物敏感性测定,以期了解头孢类抗生素的抗菌活性。方法:通过16SrRNA鉴定的30株脓肿分枝杆菌,采用
考察教研室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其教研工作的方式随不同发展阶段教研室工作职责和职能的变化而变化,这是一条基本规律。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态势下,教研室应积极顺应社会经济变
镇、支墩是支撑明钢管稳定的重要建筑物,一般要求置于坚实稳定的硬基之上。镇、支墩置于软基之上也是可行的,但须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证其承载能力和正常运用要求。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髂腹股沟两窗切口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髋臼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给予标准的三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20例给予3D打印
资源与环境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两个关键因素。自人类工业化以来,在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环境、能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却日趋尖锐。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
文学艺术作品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著作权法正是为了保护这种特殊的精神产品而存在。由于社会历史背景的不同,各国著作权保护制度也存在着差异,法律冲突由此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