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中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中国各个产业也蓬勃地发展。其中,金融产业的发展尤为迅速。中国金融部门的蓬勃发展与中国经济发展成就之间的关系也逐渐成为学界研究的重点。但是从经济运行的角度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模型的内在关联展开研究却少之又少。因此,本文以数理经济学为基本出发点,从分析模型本身的运行规律、内在运行机制、稳定性等相关方面出发,对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经典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为出发点,构建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内生理论非线性动力系统、构建了人才流动条件下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动力系统、构建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供需理论非线性系统;以及针对所构建的非线性动力系统进行了稳定性分析;讨论了模型开始失稳的情况,并针对模型可能发生的Hopf分岔的存在条件、分岔方向及分岔周期解的稳定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给出数值仿真结果。本文第五章针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供需模型分析了金融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滞后效应。本文第六章结合第三章至第五章所构建的模型及中国的实际数据对中国经济的现实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了中国金融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这一结论。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第一、在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中引入了非线性动力系统理论,构建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内生理论模型的非线性动力系统;建立了人才流动条件下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动力系统,从数理经济学的角度讨论了模型的稳定性及失稳情况发生的条件。第二、结合宏观经济增长理论,建立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供需理论系统,并针对该系统分析了经济增长滞后性的经济效益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第三,本文从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两方面的研究视角处着手,进行了一定的创新。金融发展理论已有的研究一直侧重于纯粹的数理统计学实证研究,未能从动态的角度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系统的运行及其稳定性方面进行实证分析。本文从中国宏观经济年度数据出发,对中国金融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着眼于中国经济社会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使读者对其有进一步的了解;能够对国家“供给侧”结构改革及金融体制创新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对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模型在理论上可以进行全面地考量;为我国经济发展计划和金融产业发展计划的制定提供借鉴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