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酚酸B在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2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组织器官供血不足或中断产生的缺血性损伤。当机体缺血原因解除并且实现组织再灌注后,组织损伤并未减轻甚至出现加重现象。既往研究多集中在心脏、肺、肝、肾等重要器官,当机体产生创伤、失血性休克、低血压等引起血供不足时,均会发生I/R损伤。肠道发生I/R后容易引起肠道损伤和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从而引起肠道菌群移位及内毒素血症等,释放出大量的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对于严重的创伤、休克烧伤后引起的I/R,将会增加脓毒症、多器官功能综合征发生率。丹参是我国传统中药,其有效成分为丹酚酸 B和丹参酮IIA。丹酚酸B具有抗氧化消除自由基、抗炎、抗肿瘤等药理作用。但在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尚不明确。  目的:探讨丹酚酸 B在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为临床小肠I/R损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取2014年12月-2016年8月医院进行试验的SD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10)、模型组(I-R组)(n=10)和丹酚酸B组(n=10)。通过夹闭肠系膜上动脉(SMA)建立大鼠小肠缺血与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对照组在无菌条件下打开腹腔,不夹闭SMA;模型组沿着大鼠腹中线将腹腔打开,分离肠系膜上动脉根部,夹闭SMA60min,松开动脉夹后再进行60min灌注;丹酚酸B组在夹闭SMA前10min静滴丹酚酸B,并进行维持处理。测定3组肠粘膜损伤形态学观察和评分,测定小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二胺氧化酶(DAO),测定锈生型(iNOS)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及一氧化氮水平;测定丙二醛(MDA)及常规制备切片进行 HE染色、黄嘌呤氧化酶活性(XOD)及过氧化氢活性(H2O2),分析丹酚酸 B在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结果:对照组大鼠开腹取标本时可见小肠管色泽红润,蠕动良好;模型组大鼠反应相对较差,缺血后小肠呈暗红色并伴有轻微扩张,再灌注2h后肠管呈紫色,缺乏光泽,弹性下降,部分大鼠形成溃疡;丹酚酸 B组大鼠反应迟钝,缺损后呈暗红色,再灌注2h后肠管呈紫红色,肠蠕动减缓,腹腔内未见腹水,3组大鼠均未见死亡,均取得,模型成功。丹酚酸B组置管后、夹闭SMA后及再灌注后时间点形态学评分,低于模型组与对照组(P<0.05);对照组置管后、夹闭SMA后及再灌注后时间点形态学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与对照组在置管后、夹闭SMA后及再灌注后时间点DA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丹酚酸B组在置管后、夹闭SMA后及再灌注后时间点DAO水平,高于模型组与对照组(P<0.05);模型组与对照组在置管后、夹闭SMA后及再灌注后时间点 iNOS和 eNOS水平及 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丹酚酸B组eNOS水平及NO水平,高于模型组与对照组(P<0.05);丹酚酸B组iNOS水平,低于模型组与对照组(P<0.05);模型组与对照组大鼠置管后、夹闭SMA后及再灌注后MD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丹酚酸B组置管后、夹闭SMA后及再灌注后MDA水平,低于模型组与对照组(P<0.05);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XOD水平将会得到提高;丹酚酸B组置管后、夹闭SMA后及再灌注后XOD水平,低于模型组与对照组(P<0.05);对照组置管后、夹闭 SMA后及再灌注后 XOD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组织内H2O2水平急剧上升。模型组与对照组置管后、夹闭SMA后及再灌注后H2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丹酚酸 B组置管后、夹闭 SMA后及再灌注后 H2O2水平,低于模型组与对照组(P<0.05)。  结论:(1)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采用丹酚酸B能降低小肠组织MDA含量,减轻小肠损伤程度;(2)丹酚酸B在小肠缺血性与再灌注损伤中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3)丹酚酸B的使用能改善小肠黏膜血液循环病理、生理机制,抑制缺血与再灌注氧自由基生成,但是均需要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G623.2  随着新课程语文教育改革的日渐深入,新观念、新方法逐步为广大教师了解、熟悉、认同。笔者与广大小学语文教师一道,积极探寻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新课程语文教学应呈现以下五个字:  一、体现一个“新”字——学习方式的革新  学习方式的革新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是导致多年来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客观原因之一。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习活动是学习者
期刊
摘要:情感是教学中的重要因素。利用好情感因素,在课堂教学中会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把情感因素看作是教学的手段,也是目标的达成。正向的情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调节学生的学习状态,能够引导学生的智力行为发展过程。本文以高中英语为研究对象,就如何将高中英语中的情感因素发挥出应有的效用,进行讨论。  关键词:高中英语;情感因素;教学实效  G633.41  一、教师创设情感氛围,以情激情,以情
G623.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同时,在“课程基本理念”中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那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一、转变语文教育观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期刊
G623.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基本理念” 中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
期刊
摘要:小学低年级学生自我约束力低,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对形象、具体、直观的东西较感兴趣,语言习得能力强,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善于把握孩子的心理特点,关注学生心理变化,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使英语学习成为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增强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率。  关键词:心理;英语;自主学习  G623.31  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一。小学生学英语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
背景和目的:   大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使其成为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大肠癌的病因尚未确定。最新研究表明,大肠癌及其相关腺瘤(Colo
摘要: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是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程目标之一,是近年来国际上数学教育的研究热点,也是小学数学教育发展的趋势。基于此,笔者结合工作经验,通过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现状的分析,总结出小学数学教学应重视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应重视解决问题策略的培养,同时引导学生之间进行有效合作与沟通,这对于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大有助益。  关键詞: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
G623.5  兴趣是人们对某种事物好奇而产生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里状态。它能激发和引导人们在思想、情感和意志上去探索某种事物的真相。直接影响这一个人的智力发挥和工作效率。研究表明: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工作,他的全部才能可发挥百分之八十以上,而做他不感兴趣的工作,只能发挥百分之二十。可见,兴趣是学习和创造的重要前提,是成功的先导。  学习兴趣从起因上分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所谓直接兴趣,它是指由
期刊
摘要:中学数学的学习,多数农村学生不喜欢,没有兴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如何针对这些教学的困境,继而找到合适的对策,是目前最需要的。  关键词:中学数学;没有兴趣;困境;对策  G633.6  中学数学是较为枯燥的一门学科,多数农村学生不喜欢学习数学,没有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往往有许多这样的同感:讲了很多遍的问题,学生还是不懂,或是一知半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