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家露斯·伊利加瑞曾经说过:“在我们这个时代,两性差异即使算不上最热门的话题,也肯定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这一论断在文学史上也有所反映。女性文学近年来在西方和俄罗斯已逐渐形成一股值得关注的文学现象,各国学者围也绕着“女性文学”各抒己见,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俄罗斯国内的女性文学发端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勃兴于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1974年《Литературнаягазета》发起了关于“女性文学”的大讨论,许多著名评论家如А.Зорин,С.Чупринии等都参与到其中。进入八十年代以来,一大批优秀的女作家以其迥异于男作家的鲜明写作风格脱颖而出,她们的作品陆续结集成册,形成一股不小的势力。托卡列娃被称作“女性文学的第一只春燕”,她是少有的仅凭一篇中篇小说就成名的作家之一。自1969年发表处女作《没有谎言的一天》至今,托卡列娃一直在文坛享有盛誉,也深受读者的喜爱。本论文结合托卡列娃的作品分析了女性文学的特色,系统介绍了托卡列娃创作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对进一步深入研究其作品乃至扩大到对整个“女性文学”的研究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论文的引言部分导出“女性文学”这一概念的合理性问题,简单回顾了俄罗斯女性文学的历史,梳理了文学评论界对于这一问题的不同看法。论文第一章结合托卡列娃的几篇作品,具体分析了女性文学的特色。由分析可以看出,性别差异所引起的社会地位、生活经验、观察视角等的不同,加上女性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必然会影响女性文本的创作。论文第二章将托卡列娃的作品归纳为“女性的世界”和“追求理想者的世界”两类,通过具体分析展示了托卡列娃广阔的创作外延,证明了女性文学也可以是关于普通人的平凡生活的百科全书,而不仅仅局限于爱情、家庭的小圈子。论文第三章具体分析了托卡列娃作品的艺术特色。她以文豪契诃夫为师,用简练、细腻的笔触,渗入字里行间的幽默和讽刺深深打动着读者。同时,其行文中常用的童话虚拟手法更是淡化了现实与理想的界限,让读者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受到哲理的启迪。结语部分总结全文,同时批驳了认为托卡列娃的作品是“主妇文学”的错误观点,指出“女性文学”因其独特的魅力理应在文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